第153章 魏征去世(2 / 2)
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
等丧葬队伍步行到墓地,从布楯车上放下灵柩,放置在帷帐内,裴氏率领子女在灵柩前痛哭不已。
然后,众人将灵柩下葬墓穴。在墓地前放置米、酒、脯。裴氏率领子女及送葬官员都在墓前哭祭,葬礼结束。
在魏征去世后,有一次李世民对群臣说: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可以防止自己犯过失。现在魏征已病逝,遂丢失一个镜矣!魏征病逝后,朕曾派遣人到魏府,发现魏征留下的一个书函,书函上写得是狂草不容辨认,只有前面几行字,才能稍微可分辩,写的是:
‘天下之事,有善有恶,用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乱。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唯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假设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贰,可以兴矣!&039;&039;
看到魏征的遗言,朕在思索,希望卿等要效法魏征,知道朕的过失,一定要劝谏朕。”
“诺!”群臣都回应道。
一代谏臣魏征病逝后,袁天纲也多日悲伤不已,与高淑行谈论到他时,都泪流满面。高淑行问道:
“圣上让群臣都效法魏征,以后还会出现有魏征这样的谏臣吗?”
“大唐只有一个魏征,魏征死后,大唐将再无魏征这样的人了!”袁天纲感叹说。
“为什么呢?”高淑行不解地问。
“因为大唐出了个千古一帝,才会有天下第一谏臣魏征。世上先有善于识马的伯乐,然后才能选出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善于识马的伯乐不常有。”袁天纲解释道。
“明白了。请问先生,在唐朝以后,还会有像圣上与魏征一样的君臣吗?”高淑行问道。
袁天纲思索了一会,说道:“在唐朝以后一千多年里,我在史书中还没有发现有这样的君臣。”
“那证明了大唐是一个君王虚怀若谷,大臣敢于谏言的开放包容朝代?”高淑行说道。
“是啊!在九百年后,有一个朝代叫明朝,曾出过一个敢向皇帝谏言的大臣,叫海瑞。”袁天纲说道。
“这位海瑞的命运如何?”高淑行问道。
“他向嘉靖帝上奏章谏言的时候,自知触犯皇上必死,就买了一副棺材,告别妻儿,在家里等候治罪,仆人也都吓得逃散。嘉靖帝把他逮捕关进诏狱,不久把他移交刑部,判处死罪。
过了两个月,嘉靖帝去世,诏狱主事设宴款待海瑞,海瑞怀疑自己将赴刑场,就毫无畏惧地大吃大喝。当诏狱主事告诉其嘉靖帝刚去世的消息,海瑞听罢大哭,将吃进的东西全呕吐了,整夜哭泣不停。不久,新皇帝即位后将其释放,恢复旧职,后又升官到大理寺任职。”袁天纲说道。
“看来魏征活在唐朝,何其幸哉!如果魏征活在明朝,等待他的是下诏狱。”高淑行耐人寻味地说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