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章 何日是归年(1 / 2)

加入书签

rad2说起回京城。

这几年,每次楚沨霆来袁家屯,一路从华夏的南边往北走,足迹都快到边境了,却都还没去过华夏的京城看一看。

还有一件可惜的事。

据说,到袁家屯路上需要经过的那个村子,有时候能看到极光,然而楚沨霆路过那村子好几次,却从没遇见过极光。

闲话休提。

一行人浩浩荡荡,告别了袁家屯的村民们,踏上了返程的路。

从前的时候车马慢,日子也跟着过得慢。

但是日子不停地过,再慢,几十年的时间也终会过去。

现在有时候可以乘坐汽车、客轮,甚至飞机赶路。

路程一样的情况下,所用的时间大为缩短。

不过,即使用时短了,有些人赶路却仍然会有追不上时间的感觉。

楚天阔等人从京城来袁家屯的时候,就是乘坐这两辆吉普车。

路上走走停停,吉普车开了好几天才晃悠到到袁家屯。

就这速度还把老人家们晃悠够呛,骨头都差点没散架。

“要想富,先修路”,真是至理。

现在要回去了,应该也会花费差不多的时间,可能还要快些。

不知为何,在归程上总是会觉得比刚来的时候走得快。

楚玉龙的二叔楚霸饧,是在大兴安岭某地教育局任职的。

像往常一样,楚霸饧今年去京城过的春节。

这次他又陪楚天阔来袁家屯,正好返程路上直接回家。

过几年退休之后,楚霸饧可能会携妻去南方颐养天年。

南方的某些地方,气候一般比起北方的要好些,有利于修养。

其子楚云,在地处京城的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作,倒是还得跟着回京城去。

楚云的亲姐姐楚媛,匆匆忙忙到京城跟家人们过了春节,又急急忙忙回鹏城了。

否则以她的性格,这次也会跟着楚天阔等人来袁家屯看看。

1956年出生的她,对小时候在袁家屯的记忆已经有点模糊了。

楚媛大学毕业后,就在鹏城做生意,现在回去是为了准备将要开始搞的房地产生意。

莫非她听到了什么风声?

这天晌午,风和日丽。

这年月,京城的空气还很清新,能看到远处的山。

街上多是自行车,或者电车、公交,等等。

汽车很少。

三辆吉普车,停在京城楚府四合院门前。

在被群众强势围观之前,车里楚氏的人都下了车。

吉普车呜呜呜开走了,楚玉龙那台租的也不例外,自有人处理之。

四合院门外,整整齐齐列着几排迎接的人。

中间站着的正是现任家主楚霸天。

“我这把老骨头,以后可能没什么机会再回袁家屯看看了。”

楚天阔颤巍巍地被扶下来,双脚落地后稳了稳身子,才向前走去。

这一趟来回,好悬没把老命搭在路上。

幸好这么多峥嵘岁月过来,从没晕过车。

“不过,等我老去那一天,要把我的骨灰送回去。狐死首丘啊。”

楚高氏却是仍然手脚灵活,一把握住楚淑缔伸过来搀扶的手。

看楚淑缔脸色发白的样子,好像她更需要人扶。

来到车前的楚霸天站得笔直,比青松还挺,比坚冰还硬。

“嗬,父亲,那一天还早着呢。放心,若真到了那天,一定遵从您今日的吩咐。就是我自己,那一天来到的时候,也是要落叶归根的。”

“嗯。小龙被我带回来了。你们好好谈谈吧。”

这句话好像才是正题。

说完,楚天阔任由楚霸天和三姑娘楚淑堃(ku1931扶着,迈步跨过门槛,进院去了。

楚霸天转身的时候瞥了眼楚玉龙,眯了眯眼,犹豫一瞬,向着楚玉龙点了点头。

一路行来,楚玉龙的心里已经有了几手准备。

在楚玉龙看来,他将要面对的局面无非是两种可能。

一种,是楚霸天横眉怒对,然后楚玉龙一气之下,携妻抱子,在大门外转身离去。

不过时隔多年,长辈们年级也大了,回到他们身边是早晚的事。

或者,楚霸天笑脸相迎,然后他楚玉龙认祖归宗,一家人和和气气。

但是姜还是老的辣,楚霸天什么也没说,就只是点了点头,反而直接掌握了父子之间的主动权。

风风雨雨这么多年,楚霸天一家之主的地位从未被撼动,楚氏也一直平安无事。

楚霸天的定海神针之能,可见一斑。

楚玉龙的气势被无形化解,这十来年置的气仿佛毫无来由。

此刻的楚玉龙,就是个多年未归的游子。

时移世易,往事随风。

正月都快过去了,过年时候的热闹逐渐归于平静。

有工作的去工作,还放假的继续玩。

楚玉龙这一辈的楚姓几个人里,楚玉龙是最大的。

楚玉龙这一辈的楚姓男丁有三,分别是,楚玉龙(1953)、楚云(1959)、楚雨(1966)。

过了春节却还留在楚府没走的长辈们和小辈们,与楚玉龙三口人,分别见礼之后,互道离情,此处不表。

再说楚沨霆这一辈的事。

和楚沨霆大小差不太多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有好几个。

楚玉龙二姑家大姐石丽(194八)的女儿孔向远(1974),楚玉龙三姑家哥哥司马兴(1952)的儿子司马宏(1976),都是比楚沨霆大的。

楚媛的大女儿郑雯(19八0),小女儿郑舞(19八4),还有楚云的儿子楚沨云(19),却是比楚沨霆要小些。

郑雯、郑舞跟父母回鹏城去了,剩下的这几个小的还能一起玩几天。

过些天学校开学,上学的也将返校去也。

几十年前,楚氏举家从袁家屯来到京城,就直接住进了这个四合院。

然后陆续有人搬出去,在或远或近的地方找了新房子安家落户。

最远的时候,甚至有人出国几十年。

说的就是楚玉龙二姑楚淑诗(1929)。

楚淑诗从小喜欢读书识字,长大后出国留学,中年学成回来建设祖国。

楚淑诗与同样出国留学归来的丈夫石森(1927),目前同在一家科学院,从事新材料的研究工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