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61章 忌惮(1 / 2)

加入书签

待到暖众臣离去之后,案牍后的朱由校幽幽一叹,再度将目光放在了摆放在案牍之上的几封奏本,眼神恍惚,思绪错杂。

他不是优柔寡断之人,此次之所以&ot;悬而不决&ot;,始终未能拿个章程出来,便是因为大明的&ot;内忧外患&ot;还远不止于此。

就在几日前,四川巡抚朱燮元,贵州巡抚王三善几乎同时上书,言说境内土司蠢蠢欲动,特请饷银百万,编练精锐之师。

否则以四川及贵州现有卫所之官兵,仅能够勉强做到护持疆土不失,对于那些拥兵自重的土司依然没有太好的办法。

唯一让朱由校略感欣慰的,便是偏居一隅的南还算&ot;稳定&ot;,虽然现任黔国公沐天波尚且年幼,但有代行&ot;镇南将军&ot;一职的鲁钦坐镇,其余土司皆是不敢轻举妄动。

迄今为止,四川及贵州境内仍有大大小小的土司几十家,这些人盘踞一方,手握重兵,俨然是当地的&ot;土皇帝&ot;。

天启元年,朱由校才刚刚登基不久,便是凭借着石柱土司秦良玉麾下的&ot;白杆军&ot;以及整饬过后的京营,趁着&ot;梁王&ot;奢崇明还没有在四川站稳脚跟的时候,将其迅速击溃。

凭借此战的余威,朱由校顺势将盘踞在贵州两千余年,实力雄厚的&ot;水西土司&ot;安氏也是削弱了不少。

此役过后,四川及贵州境内一向睥睨,拥兵自重的土司们便是收敛了不少。

但是约莫从去年夏天开始,随着&ot;陕西民乱&ot;愈演愈烈,这些偏居一隅的土司们再度蠢蠢欲动起来,尤其是随着&ot;清屯充饷&ot;传到西南,被四川巡抚朱燮元及贵州巡抚王三善逐渐推行之后,更加剧了这些土司的不安。

虽然眼下西南大地的平衡尚没有被打破,但四川巡抚朱燮元等人却是意识到了掩藏在水面之下的暗流涌动,故而郑重上书,报予朱由校知晓。

如若不是担心西南腹地有变,朱由校岂会&ot;优柔寡断&ot;,迟迟下不定决心,推行&ot;摊丁入庙&ot;。

&ot;陛下&ot;正微微失神的功夫,耳畔旁传来司礼监秉笔小心翼翼的声音,下意识的抬头望去,正巧对上王安那双掺杂着惊忧之色的眸子。

&ot;陛下,奴婢斗胆&ot;

主仆二人朝夕相处多年,一瞧王安这副迟疑不定的样子,朱由校便知晓自己的这位心腹大伴是有话要说。

&ot;大伴有话直说便是,左右又没有外人。&ot;

虽然太祖朱元璋曾经金口玉言,禁止宦官干政,但自成祖朱棣之后,此等&ot;禁令&ot;便是名存实亡,不然民间为何将司礼监秉笔太监称为&ot;内相&ot;。

&ot;陛下,奴婢虽然愚钝,但私底下却是觉得首辅的话颇有道理。&ot;

&ot;那些西南土司盘踞一方,麾下狼兵少的数千,多则上万,实在是不容小觑。&ot;

&ot;如今我大明看似兵强马壮,但连年以来的征伐早已令麾下儿郎苦不堪言,实在该休养一段时日。&ot;

一语作罢,司礼监秉笔王安便是一个头磕在地上,暖中余下的宫娥内侍也是连忙跟着跪倒,不发一语。

当今陛下继位至今虽然不足七年,但其所取得的&ot;功绩&ot;纵然放眼整个大明,也足以称得上一句&ot;武德充沛&ot;。

若非大明积弱多年,朝廷近些年打的胜仗都是为了收回失地,而没有&ot;开疆扩土&ot;,怕是天子的威望会再上一个台阶。

更重要的是,朱由校年仅二十余岁,身体康健,未来将有相当长的时间,都是大明的主宰者。

正因如此,朱由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ot;徐徐图之&ot;,逐渐削弱西南土司的势力,最终将其领地彻底纳入大明的版图。

相反,倘若朱由校急于求成,难免会埋下些许隐患,例如昔年三征高句丽的隋炀帝杨广。

但此等念头,司礼监秉笔仅仅是在心中一闪而过,万万不敢说之于口,毕竟那隋炀帝杨广可是亡国之君,如何能与案牍后的天子相提并论。

&ot;唔&ot;

半晌,朱由校有些沉重的点了点头,随手唤起眼前的司礼监秉笔,转而将目光投向遥远的西南。

他不是迂腐之人,目光也不短浅,自是知晓内首辅方从哲&ot;徐徐图之&ot;的态度才是当下最为符合大明国情的办法。

但他更清楚,后世的&ot;满清&ot;,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康雍乾三代皇帝为之前仆后继,方才勉强改土归流成功。

究其根本,便是所谓的&ot;八旗勇士&ot;在入关之后迅速腐化,仅仅十余年的光景,曾经号称满万不可敌的&ot;女真八旗&ot;便是消失不见,只能仰仗&ot;剃发易服&ot;的汉人。

但如今的大明已然将女真鞑子从这个世界上抹除,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也是率众西迁,宣大总督杨肇基已然进驻归化城,兵锋直至草原。

另一个方向,于原本历史上,令大明苦不堪言的&ot;农民军&ot;也是被尽数抹杀,萦绕在朱由校心头之上的巨石也是烟消散。

现如今,祖大寿麾下的&ot;关宁铁骑&ot;,卢象升麾下的&ot;天雄军&ot;,孙传庭麾下的&ot;秦军&ot;皆是兵强马壮。

只需要朱由校一声令下,这些如狼似虎的士卒便会化身最为锋利的长矛,无情的刺穿每一个挡在身前的敌人。

究竟要不要趁此良机尽快动手呢

&ot;容朕再想想吧。&ot;

思来想去,朱由校仍是拿不定主意,只觉得心烦心乱,修长的手指也是轻轻的摸索着身前的两封奏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