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3章 大同风起(1 / 2)

加入书签

大同城外。

作为与塞外蒙古直接交锋的最紧要的屏障,大同镇素有&ot;九边重镇之首&ot;的美誉,自永乐七年设立以来,便是天下有数的雄城,时人称其为&ot;大同士马甲天下&ot;

过两日便是夏至,空气已是有些燥热,热浪袭人,巍峨的城池外,身着各异的行商百姓们排队进城,队伍井然有序,无人敢大声喧哗。

偶尔有面容与汉人有些许迥异的,便会被来回巡视的兵丁从队伍中揪出,拉到一旁仔细盘问,少有能够重新回到队伍之中的。

偶尔有不死心的,趁着没人注意,自怀中鬼鬼祟祟的掏出些许散碎银两,想要面前的官兵&ot;通融&ot;一下的时候,便会被不知何时出现的士卒直接按倒,直接便是一顿拳打脚踢,倒是显得有些&ot;冷酷无情&ot;。

高耸的城楼上,有一名身穿文山甲的武将负手而立,冷冷的注视着城下的兵丁和百姓,面容冷凝,不发一言。

若是有人细细观瞧,这位武将的目光主要还是集中在城外的一处缓坡之上

或许是因为温度着实有些毒辣,不一会的功夫,这名武将的额头上便是隐隐渗出汗珠,但他却没有半点离去的意思,依旧凝神观瞧着城外的人群,冷峻的目光中夹杂着一丝忧虑。

自从总督大人有意与蒙古&ot;互市&ot;的消息传出去后,其余各府县的商人们纷涌而至,大同城顿时&ot;热闹&ot;起来。

似这等&ot;要闻&ot;,即便是算上宣大总督杨肇基也不过寥寥几人知晓,但如今却是闹得人尽皆知。

造成此等的原因,自是不用多说,定然是蒙古大汗林丹巴尔图主动放出的消息,令得大同士卒的压力徒增不少。

沉默半晌,大同总兵麻承恩方才抿了抿有些干涸的嘴唇,朝着身后的副将吩咐道:&ot;如今总督大人移驻宣府,代王府那边又是自顾不暇,定要让儿郎们擦亮眼睛,不能放任何一个可疑之人进城。&ot;

&ot;大人放心,卑职省得,自会加紧戒备。&ot;闻言,大同总兵麻承恩身旁的副将便是连忙躬身称是,黝黑的脸庞上满是刚毅之色。

现如今辽镇战事虽然已是告一段落,曾经如日中天的大金也是轰然倒塌,仅有贼酋皇太极领着些许残兵败将逃亡蒙古草原,不知所踪。

但没有了建州女真的&ot;掣肘&ot;,与大明彼此对峙了两百余年的蒙古人又是蠢蠢欲动起来,那蒙古大汗林丹汗已然移驾归化城。

以蒙古骑兵的速度,完全可以朝发夕至,抵达自己脚下的这座九边重镇。

虽然建州女真于辽东&ot;不臣&ot;多年,但截止到萨尔浒陷落之前,明廷君臣都从来没有将其视为&ot;心腹大患&ot;。

自太祖朱元璋北伐成功,自南京建国称帝以来,这两百余年的时间里,蒙古人从来没有熄灭过&ot;重回中原&ot;的野心。

蒙古人,才是大明的头等大敌。

又是观瞧了片刻,大同总兵麻承恩方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朝着城楼上的将校们微微点头示意了一番,便是领着身后的亲兵往城下而去。

蒙古部落虎视眈眈,总督大人又移驾宣府,偏偏城中的老代王又是&ot;药石难医&ot;,怕是没几天了,这一连串的事情,压得大同总兵麻承恩有些喘不过气,已是有好几天没有好好休息过了。

&ot;多事之秋啊。&ot;

轻轻叹了口气,凝神望了一眼井然有序的城门,麻承恩便是快步朝着位于城中的代王府而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