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寒风起(下)(2 / 2)
面前这人好歹也是跟了自己十几年的老人,应当知晓军机稍纵即逝的道理,怎么还是如此&ot;婆婆妈妈&ot;。
&ot;是。&ot;
见到杨肇基的脸上升起了一抹愠色,那名亲兵不敢耽搁,重重的点了点头后,便是急匆匆的朝着外间走去。
&ot;总督,您找我?&ot;
约莫过了两炷香的功夫,一身戎甲的蓟镇总兵卢象升喘着粗气,踩着沉重的步伐,缓缓来至总督衙门的正厅内,冲着上首正在闭目养神的武官说道。
&ot;建斗来了,快坐。&ot;
闻言,杨肇基便是有些欣喜的睁开了眼睛,有些急切的冲着堂下的卢象升摆了摆手。
一瞧这架势,卢象升心中便是一紧,不自觉的挺直了腰背,下意识的看向案牍后方的宣大总督。
虽然他们二人同为天子心腹,又一起共事许久,但坦白的说,平日里并无多少私交,一是因为二人年纪相差过大,另一个原因便是所谓的&ot;文武之争&ot;。
大明以武建国,早期的时候武勋的力量自不用多少,但随着成祖靖难成功,便是有意无意的开始打压武勋的力量。
而几十年后的那场&ot;土木堡之变&ot;更是将大明最后的精锐一举葬送,五军都督府名存实亡,军权也是落到了兵部的手里,大明开始以文抑武。
虽然今上登基之后,大刀阔斧的改革,扶持勋贵,提升武勋的实力,并着手提拔了数位武将,甚至打破了两百余年的惯例,将宣大总督这等封疆大吏的位置首次授予给了行伍出身的武官杨肇基。
但&ot;重文轻武&ot;的风气毕竟已经持续了两百余年,军中尚还好一些,无人敢在杨肇基的面前放肆,但大同城中的那些文官却是或多或少的有些风言风语。
一来二去,宣大总督杨肇基也懒得与大同城中的那些文官们有所交集,反正只要不影响大同城的正常运转即可。
而蓟镇总兵卢象升则是一门心思的扑在自己的&ot;天雄军&ot;身上,平日里也罕有与杨肇基单独相处的机会,故而一瞧杨肇基的反应,便是知晓定然有事发生。
&ot;总督,敢问发生何事?&ot;
刚一落座,卢象升便是迫不及待的看向上首的宣大总督,声音急切的问道。
&ot;女真人和科尔沁部共同出兵,征讨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ot;
&ot;本官实在是有些放心不下,想问问建斗你的意思。&ot;
话音刚落,便见到下方的蓟镇总兵不假思索的说道:&ot;还请总督下令,下官即刻率领天雄军出关。&ot;
虽然早就知晓了卢象升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但案牍之后的杨肇基还是微微错愕,短暂的沉默过后方才重重的点了点头:&ot;一切小心。&ot;
虽然他没有给卢象升下达什么具体的作战指令,但他清楚面前的这位蓟镇总兵一定清楚他的意思。
一个时辰过后,大同城门缓缓而开,蓟镇总兵卢象升一身文山甲,领着身后的三千天雄军铁骑,犹如一道红色的洋流,直奔前方的长城而去。
天启五年的最后一场狼烟,点燃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