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3章 争功(2 / 2)

加入书签

&ot;陛下,巡抚高第素来知兵,不若找回京师,令其在兵部任职。&ot;

见到朱由校脸色稍缓,孙承宗不由得心中一喜,继续进言。

眼下边镇不稳,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似高第这般有才实干之人若是将其罢官夺职,实在是有些可惜。

大不了将其召回京师,在兵部任职就是了。

&ot;天官,您的意思呢?&ot;

朱由校不动声色,扭头看向一旁的吏部天官周嘉谟。

眼下大学士何宗彦以及朱国祚抱病在家,朝野之上当以吏部尚书周嘉谟地位最为尊崇。

而且周嘉谟身为吏部尚书,管的就是官员升迁一事,在这件事上,倒是有极大的发言权。

&ot;陛下,高第有功不假,但却因为一己之私,险些将我大明置于险境。如此心智,绝对不可令其在边镇任职。&ot;

周嘉谟人老成精,如何能猜不透朱由校的心思。

因此话语虽然严厉了一些,但是只字不提罢官去职一事,反而是打算将其召回京师。

&ot;你们几人的意思呢?&ot;

朱由校轻轻点头,冲着暖阁内的其余几人发问。

户部尚书毕自严,礼部尚书朱国桢,督察院敛都御史左光斗等人对视了一眼,脸上皆是露出了一抹苦笑。

天子都这么说了,他们哪还能有其他意见。

眼下内阁空虚,朝堂几乎已经变成了天子的一言堂,更别提还有吏部天官周嘉谟从旁力挺。

&ot;臣等附议。&ot;

几名重臣坐在椅子上微微躬身,面色严肃。

&ot;那就按天官的意思办吧,将大同巡抚高第召回京师。入兵部,升兵部右侍郎。&ot;

朱由校思虑了片刻之后,方才轻轻点头,应允了孙承宗以及周嘉谟所请。

就如同周嘉谟所言,这高第虽然忠心值守,尽心竭力,但是在此等军国大事上居然存在私心,换成谁当皇帝都无法容忍。

这也就是没有酿成大祸,再加上朱由校起了爱才之心,方才令得高第死里逃生。

骆思恭早已将高第生平履历查的一清二楚,确定他没有与蒙古人通敌之嫌,只是单纯的想要建功立业,方才有如此大胆之举。

事实上,在高第三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他曾经不止一次的违抗&ot;上命&ot;。

万历十七年,高第出仕,就任河南临颖县令,时年恰逢临颖大旱,高第在明确拒绝了朝廷的赈灾粮之后,居然凭借着自己的方法,赈灾救荒,医活数万人,堪称奇迹。

若是按照&ot;后世&ot;的话来说,高第就是一个心高气傲,极为想要证明自己的人,无时无刻都希望刷一刷存在感。

只是他的这般行为,无异于是在刀尖上跳舞。

对于这柄双刃剑,思虑再三,朱由校还是决定将其放在身边为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