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2章 魏忠贤还是有点用的!(1 / 2)

加入书签

第102章魏忠贤还是有点用的!

朱元璋和萧然相处了这么长的时间,他现在翘个屁股,朱元璋都知道他要放什么屁。

现在一看,就知道他是还有话要说。

朱元璋也干脆坐了下来,说道:“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就干脆全说了好了。”

“那我就说了?”萧然对于魏忠贤这个人的了解,还是比别的人要深一些的,最起码他知道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要对几个朝代的命运负责的。

也是说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吧。

如果萧然还依旧是以前的那个上班族,即便是说了什么,也只不过是八卦历史的口嗨,产生不了任何影响,那么,他对自己的要求倒是没有这么高。

但是现在,他深深地知道,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会可能影响一个平行空间的历史走向的,所以,他不再能够以一个吃瓜群众的视角去看历史。

而是要去挖掘其中的真相。

对于魏忠贤这个太监的评价,萧然个人给出的还是很高的,毕竟,他现在也是真的要劝说朱元璋冷静下来,别把魏忠贤给噶了。

“关于魏忠贤,还有一点就是,用人上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唯才是举。说实话,他这个人做事的时候,还是比较顾全大局的,不是一个心眼,为了一己私利的争权夺利,不顾江山社稷的人。”

“其实在明末将领中,名气最大的要数袁崇焕,而袁崇焕成名战和最辉煌的几次战绩全部都是在魏忠贤掌权时期产生的。”

“这个人难不成是魏忠贤的人?”朱元璋对着萧然开口问道,这是出于他的惯性思维。

当初打天下的时候,这种捧着自己人往上走的事儿,朱元璋也是一直在做的。

萧然哈哈一笑:“大姨夫,这次算你猜错了,袁崇焕乃至熊廷弼并非魏忠贤的人,属于楚党,并且为人刚正不阿,绝对不会趋炎附势、溜须拍马,说实话,这种人是在朝堂上非常不吃香的。”

“就连那些自诩忠心于朝廷的大臣,也是因为不喜他的性格,从而排挤他,但魏忠贤没有因为这些而打压袁崇焕,照样重用,因为这人是实实在在的有能力。”

“那这人受过魏忠贤的重用之后,旁人眼中,他怕不是已经成了魏忠贤的党羽了。”朱元璋冷哼一声,颇为得意的对着萧然说道,“子,你还是太年轻了。”

“这些不过是魏忠贤拉拢人的手段而已,就算是那袁崇焕一开始刚正不阿又如何?只要他在外人的眼中是魏忠贤的党羽就行了,这是他说都说不清的,最后也只能半推半就的和魏忠贤走到一条线上。”

对于朱元璋的这个话,萧然不是非常认同的。

因为这背后,还有一件事儿。

萧然拍拍衣袖,站起身来,说道:“那就说说另一件事儿吧,当皇太极努尔哈赤猛攻锦州时,袁崇焕与监军纪用一起下令不许出战,任凭赵率教在锦州苦苦支撑。”

“皇太极猛攻锦州时,袁崇焕与监军纪用一起下令不许出战,任凭赵率教在锦州苦苦支撑,在锦州破在旦夕的时刻,满桂公然违抗袁崇焕的不抵抗命令,主动出击,冒死以救锦州。”

“宁锦大捷后,魏忠贤论功行赏,升了血战有功的满桂、赵率教的官,而罢免了畏敌避战,不救锦州的袁崇焕。”

“袁崇焕的想法就是议和。”

“还是个将军,竟然连打的勇气都没有!既然会那个叫满桂的能够救了锦州,那就说明这场战争还是能够打赢的,他为何避战,如此怯懦!?”听着萧然说的这件事儿,朱元璋的心中顿时就来气!

他向来都是一位武德充沛的皇帝,就连蓝玉、常遇春这些将军,也一个个的都是能打好战,宁死不屈的。

这袁崇焕的行为,实在是不为朱元璋所喜的。

“是啊,魏忠贤此人,也不是一个软弱的,虽然是个太监,但还是个有血性的汉子,为了打仗,魏忠贤曾经用自己的私产资助辽东战事兵器马匹等物品。所以袁崇焕这件事即便是袁崇焕在宁远城给他修生祠,魏忠贤也没有放过他在宁锦之战中的怕死避战之罪。”

“并且除了这件事情之外,魏忠贤也没有因为毛文龙上书力保和他作对的东林党人而处分他,这也是为什么天启朝后期关外局势一直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原因。”

“后来魏忠贤也接连起用了一些人,哪怕这些人之中有不少都是和自己做对的家伙,但是只要对方有能力,是一心为了朝廷的,他还是会为了江山社稷,放下个人的恩怨,例如兵部尚书赵南星、孙承宗及兵部左侍郎袁可立。”

“这些家伙骂魏忠贤的时候,话不知道说得多难听,但魏忠贤在边关大事上还是容忍了这些清流官员。”

“而有一个叫做冯铨的人,恰恰就是魏忠贤的股肱心腹,可是当魏忠贤发现冯铨贪污后,立即将他免职。所以我说,魏忠贤是有一定的底线和坚守的。”

听到这里,朱元璋就有些不解了。

“可是咱去伱的时代也去过几次,偶尔听到人提起魏忠贤这个人,便全是骂名,可没有你说的这些事儿。”

“如若魏忠贤有着如此底线,应该也不至于在千百年后被骂得如此惨烈。”

现在说起来,朱元璋的脑中倒是对魏忠贤这人有了几分印象。

之前听过的一些评级,也浮现在了脑海之中。

“大姨夫你说的那些倒也正常,魏忠贤身处的位置,注定让他要得罪文官,而笔杆子又是掌握在文官的手中,所以说,史书上怎么写,就是这些人做主的了。”

“很多事儿,魏忠贤的立场是和东林党的人相反的。就像是纳税这个事儿吧。”

“东林党反对向士绅纳税,反对向商人手工业者和矿主纳税,因为他们自己就是世家,一个个的都是大地主,家里有田有矿的,这个政策,完全维护的就是他们这种大地主、资产阶级和矿业主的利益。”

“大钱全部都在他们的身上,或者是说,整个大明百分之八十的财富都在这些富人的身上,要是真的不向他们纳税,只靠着普通的老百姓的那点税收,大明不谈别的,自己就已经先穷死了。”

“财政上要是没有钱的话,赈灾,打仗,恢复民生也就全部都没有钱,这还谈什么?”

“而魏忠贤就做了一件割他们肉的事情,在他执政几年的手,坚定地延续了万历的矿监政策,极力向中上层征税,使大明不至于被财政拖垮。”

“但是后来崇祯上台重用东林党,居然撤销了这一政策,他还加征三饷。哦,我解释一下,三饷是指辽饷、剿饷和练饷,其实增加的全是田赋,压力在百姓的身上,三饷的压力,也成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说到这里,萧然是真的恨铁不成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