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7章 不是直9买不起,是米171更有性(1 / 2)

加入书签

rad2第7章不是直-9买不起,是米-171更有性价比

计划的拟定是迅速的,但行动的展开却不能操之过急。

大规模联合作战可不像东风兵团之前打游击,光是一个指挥权的问题,就够参与行动的三方讨论个几天了。

当然,这也是必然要经过的环节,毕竟两支部队此前从来都没有合作的经验,现在不把问题解决,到战场上如果出现了信息传递不畅、指挥失灵的情况,那就非常致命了。

所以,陈沉也没有去催促他们,更没有给他们任何暗示,但相当戏剧性的是,三方争来争去,最终争出了一个令陈沉哭笑不得的结论,那就是:

由于两支主战部队各有其相对分离的作战任务,需要配合、联动的机会并不多,所以设立统一指挥完全没有必要。

指挥权仍然归一线部队所有,但为了方便后续的调度和联络,在三方之间应该设立一个类似于“作战参谋”的角色,专门负责沟通联络。

毫无疑问,所有人都希望把这个差事安到陈沉的头上,因为他是几方势力中唯一一个没有“地盘”,也没有“既得利益”束缚的人。

这就好像在医院里,你的家人可能会希望你死,你的敌人更不用说,但,医生却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希望伱能活着的那个人。

三方当前联合的情况也是一样的,佤邦可以随时抽身,第七旅可能倒戈,756旅可能高一出釜底抽薪,但只有东风兵团,是会把打下景栋当成必然要完成的任务的

对于这个判断,陈沉既没办法辩解,也没办法反驳,但他可绝对不会蠢到真的把事情接下来。

开玩笑呢?

我只是个佣兵,趁着你们搞大动作的时候掺一脚,接点任务卖点军火赚点钱,顺便把自己要办的事情办了,把该杀的人杀了就已经是极限了,你们还想把我拉下水?

快别扯了,这锅我可背不来。

更何况他也知道,这个所谓的“作战参谋”并不意味着自己成为了所有人的主官,也不能说明自己在这次超大规模的行动中有多大的决策权,最多也就是能获得一些超出预期的主动权。

不划算,非常不划算。

与其去操心这个,还不如抓紧时间搞钱!

使劲卖他么的防弹衣!

第二批防弹衣运抵勐卡之后,陈沉立刻安排突击艇和货船通过湄公河水道将其送往756旅,从756旅那里收回了巨量的回款。

随后,他马不停蹄地收拢了大量现金,通过徐友再一次向北边下发了采购订单。

这一次,他要了整整两千件防弹衣,准备稍稍囤积一段时间之后,再决定具体怎么分配出售。

当然,商路既然已经打通,联系既然已经建立,那么他就绝对不会浪费际华35的关系。

这个年头,北边在光学观察器械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200八年,所有热成像核心技术被突破,西方30万像素以上设备出口封锁禁令直接被干碎,民用热成像仪也开始蓬勃发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高德红外,甚至在2009年的时候,就干出来了两百万像素的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把热成像这种先进装备拖入了白菜领域。

而民用市场的发展虽然没有军用市场那么快,热成像仪、热成像望远镜的价格普遍还很高,但价格高,并不意味着买不到。

因为,禁令解除之后,各大国际厂商已经开始向北边倾销便携式热成像仪了

他以“森林防火监测设备采购”的名义提出了采购需求,由际华厂出面,搜罗了一批市面上能买到的便携式热成像仪,零零总总加起来有一百来个,总价也就不过110万美元。

什么星特朗、什么bijia、什么firsh应有尽有。

这些东西当然比不上陈沉他们自己使用的四目夜视仪那么精密、那么方便、那么“适合作战”,但,有无之间,就是生死的界限。

你们就要大打一场了,确定不先买来应应急?

除此之外,陈沉还买了一批普通望远镜,这玩意儿就真的是白菜价了,甚至际华最后都没收钱,完全当成赠品送了。

可陈沉转手卖给第七旅,也小赚了20万美金。

至此,短期内能卖的东西基本都被卖了个遍,发财的事情干完,陈沉也开始着手准备去获取自己需要的更多情报。

联军需要有人去盯死暗影兵团的动向,因为那是整个掸邦地区唯一仍然有能力执行斩首作战的“特种部队”,必须要防止他们在战场之外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可能的话,还要在大规模战斗开始之前,先把对方给解决掉。

这个任务,也是东风兵团的任务。

而要达成这个目标,最好的人选本来应该是经验丰富的姜河,但陈沉却没有选他。

原因很简单,他达不到可信的标准。

在这一点上,陈沉跟鲍晓梅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在简单讨论之后,他们一致决定先把姜河软禁起来,由陈沉另外挑选人手去执行渗透侦查任务。

于是任务最终又落到了桑叶身上,反正他客串情报人员也不是第一次了,倒也算轻车熟路

目送桑叶离开之后,陈沉这边能做的事情就都做完了。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

等待时机成熟,等待训练结束,等待后勤准备完全,等待勐库营的主要军官,返回他们的营地。

深夜,ah-2的炮口悄悄转向,陈沉仔细检查诸元,这一次,他算得很仔细。

——

也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