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章 和朋友出去游玩了,占个章节位置(1 / 2)

加入书签

rad2也先察觉到现场众人的眼神变化,心中暗道不妙。

他知道,今天若是不给个结果,自己恐怕无法走出大殿了。

他心中无比的憋屈,这数千骑兵,是他最后的班底,是他东山再起的最后倚仗。

现在,却要被人夺走,可偏偏,他还无法反抗。

形势比人强,想要活命,他就只能忍痛放弃带来的数千骑兵。

也先低着头,眼中闪过痛苦、挣扎。

亦力把里大汗,以及在场的一众大臣全都看着也先,眼神明灭不定。

只要也先接下来敢说出拒绝的话,甚至表露出拒绝的意思,那么他们就不会再跟他客气了。

时间缓缓流逝,也先的心跳速度越来越快。

此刻的他,如芒在背。

到了做出决定的时候了。

是要自己的命还是要兵?

只见他缓缓抬起了头,看向汗位上的亦力把里大汗。

“大汗,我愿献出所有骑兵!”

这句话说完,他整个人都好像苍老了十岁,失去了力气,身子佝偻了不少。

“哈哈哈,好,本汗早就说过,你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看来,果然如此!”

亦力把里大汗大声笑道。

他知道,也先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果不其然啊!

“大汗说的是,我们自然是最好的朋友。”也先咬着牙,附和道。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接下来,亦力把里大汗便让也先给麾下的骑兵下达命令,让他们必须无条件听从亦力把里大汗的命令。

当然,是由也先写下一份手令,然后亦力把里大汗的人去传达命令。

尽管过程有一点波折,但也先麾下的骑兵最终还是尽归亦力把里大汗。

随后,亦力把里大汗又和麾下的大臣们商议御敌之策,也先就在下方角落静静地听着,也不开口。

他已经一无所有了,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保住自己的性命。

他很清楚,亦力把里的都城是挡不住那个人率领的明军的。

他必须逃走!

他已经失去了一切,现在就剩下这一条命了。

亦力把里大汗这边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御敌的时候,明军那边,杨轩正在召开军事会议。

“明日,攻城!”杨轩见到众人的第一句话便是这个。

紧接着徐显忠上前一步告诉诸将之前所派出去的信使在亦力把里都城所遭受到了什么待遇。

诸将闻言,怒火瞬间被点燃,他们跟着镇国公这一路打来,连战连捷,未尝一败,还从未有人敢如此折辱他们。

随后,群情激奋,纷纷叫嚷着必须灭了亦力把里汗国。

虽然他们现在的兵力只有三万出头,但他们就是有这个自信。

这一切,都来源于镇国公那恐怖的武力值。

镇国公出手,就没有攻不破的城池。

杨轩见此,抬手往下压了压,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杨轩的身上,等待他发话。

“这一路上,老夫已经教了你们不少东西。”

“此次攻城,老夫不会出手,一切,都需要靠你们自己。”

杨轩说话的同时,目光从众将的脸上扫过。

可以看到,他们的脸上出现了一些意外,以及…慌乱。

因为这一路上所遇到难打的城池,最后都是依靠镇国公那恐怖的武力打下的,不然损失肯定会更加惨重。

到这里,别说三万人了,能剩下两万人就算不错了。

可刚刚镇国公说什么,他这次不出手?

这怎么行呢?

作为亦力把里汗国的都城,比他们这一路上遇到的城池都要高大,防守的力量也会更强。

攻城的难度直线上升。

“怎么?没有了老夫,你们就不会打仗了吗?”杨轩沉声道,虽然因为隔着面具,众人看不到他的表情,但也能从语气之中听出镇国公的不满意。

诸将神色微微一怔,旋即低下了头。

一些人已经反应过来了,这一路上他们依赖镇国公已经成习惯了,镇国公忽然说他此次不出手,让他们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末将等定不负镇国公所望!”徐显忠率先开口,其他人回过神来,纷纷附和。

杨轩见此,这才轻轻点了点头。

他不会出手的话自然是假的,这么说也是为了给诸将压力,让他们不要想着什么都靠自己。

他也知道,亦力把里汗国的都城,比西域之前的城池都要难打,伤亡不会。

但打不了恶仗、硬仗的军队如何能称之为强军?

他要练兵、练将。

伤亡肯定不会了,但他也不会看着部队打光,关键时刻,他肯定还是会出手的。

“你们都还年轻,你们才是大明未来的栋梁,而老夫早已经老了。”

“未来还要靠你们。”

杨轩再次开口,给众人灌了一碗鸡汤。

鸡汤算不上有多么的高大上,但众将的眼神也都变的坚定了起来。

只因为说这话的人是镇国公。

随后,杨轩便让众将商议怎么攻城。

他没怎么开口,全程都看着众将发言。

心中也对每一位发言的将领做出评判。

之后再结合他们在战斗中的表现,决定回到大明之后,要怎么安排他们。

此次的攻城战,就相当一次考试。

经过商议,众将最后决定采用围三缺一的战术。

留出一个缺口,让敌人出逃。

如此,能降低敌人殊死一战的决心。

之后,再在缺口埋伏一支伏兵,在敌人出逃时杀出来。

这个战术在攻城战中常用,确实很好用。

明军的兵力有限,不可能将四面城墙全都围住。

而且还要分主攻和佯攻。

最后,决定东面城墙为主攻方向,北面和南边为佯攻。

徐显忠和徐承宗主动请缨担任佯攻任务,主攻任务就留给了石亨叔侄。

对此,石亨心中是感激的。

在他看来,徐家兄弟这是给他们在镇国公面前表现的机会啊!

作战计划商量好,任务分配下去,诸将下去开始安排人连夜打造攻城器械。

攻城战,明军可是相当有经验的。

一夜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次日一早,亦力把里都城东南北三面便被明军围住。

南北佯攻方向各五千兵力,东面的主攻方向是两万兵力。

不过这三个方向每个都有数量众多的炮灰。

这也是降低自身伤亡的一种方法。

先用炮灰对守城一方进行消耗,同时伺机寻找破绽。

杨轩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并不打算出手,不过却亲临第一线,观察战况。

作为主攻方向指挥的石亨见此自然也是感到了很大的压力。

这可是当着镇国公的面,若是打不好的话,岂不是辜负了镇国公的期望。

石亨深吸一口气,冷漠的下达命令,让将士们押着他们之前抓到的俘虏开始试探进攻。

城墙上的守军看到明军竟然押着他们汗国的百姓充当肉盾,一个个也是气的牙痒痒。

无耻,无耻啊!

堂堂明军,竟然开始用这种下作的手段。

或许会有些守军不忍心对自己汗国的百姓下手,但守军将领却很清楚,这个时候可不是心慈手软的时候。

战争向来都是残酷的,可不管你是不是普通的平民百姓。

在东面城墙遭遇进攻的时候,南面和北面城墙也遭遇了进攻。

战术方法一样,都是用炮灰进行试探进攻。

反正炮灰也算不上是自己人,死再多也不心疼。

第一天的进攻,双方都是试探,明军的伤亡不多,只是损失了一些炮灰而已。

同样守军的损失也很,但就是守城器械消耗了不少。

滚木礌石,箭矢,火炮弹药等。

火器并不是大明独有的,亦力把里汗国作为大明的邻居,自然也是有的。

只是在质量方面肯定没办法和大明相比。

但火炮它始终是火炮,不是血肉之躯能扛得住的。

今日明军的伤亡,就有不少是守军的火炮造成的。

不过这玩意儿明军也有,但不是从大明带来的,而是在进入西域之后,缴获的,数量不多,只有几门,射程威力也比不上神机营所装备的火炮。

不过能拔脓就是好药,有得用总比没得用好。

接下来几天的战斗,双方就是不断的拉扯,在损失了大量的炮灰之后,明军也是摸清了守军的实力情况。

这天在战斗结束之后,徐显忠等主将也是聚在了明军大营之中,商议破城之策。

明军都是骑兵,培养起来很不容易,每一个都很珍贵。

若是使用常规的攻城方法,那势必是要投入大量的人命的,杨轩可舍不得把这么多的骑兵折进去,下面的将领也舍不得。

所以,必须换一种方法,既能发挥出骑兵的威力,又不至于损失过大。

杨轩就坐在主位上,看着下方的一众将领商议,也不插话。

他的要求早就已经告诉了诸将。

至于用什么战术打,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损失过大,或者攻不下来,他可是要追究责任的。

一众将领皱眉沉思,都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他们的兵力本就有限,还要打下一个汗国的都城,按照镇国公的要求,损失还不能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