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8章 还是岳弟体贴啊(1 / 2)

加入书签

rad2“陛下!”胡岳进入大帐,行了一礼。

“回来了?”听到声音,皇帝抬头看了一眼,见是岳弟,脸上也浮现出了笑容。

“嗯,已经跟英国公说了。”胡岳道。

随即便看到皇帝的脚还泡在洗脚盆里,他也不废话,直接上手帮皇帝洗脚,最后又拿起毛巾擦干净。

皇帝笑呵呵地看着这一幕,还是岳弟体贴啊!

“岳弟啊,我发现,我是越来越离不开你了。”

听着这话,胡岳没有说什么。

端起洗脚盆就出去把水倒了。

“我刚刚回来的时候看到王振在受刑,他又犯什么事儿了?”胡岳随口问道。

“你要为他求情?”

“你俩的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的?”

皇帝以为胡岳是要求情,好奇问道。

“没有,就是问一下。”胡岳说道。

他怎么可能去帮王振求情呢!

闻言,皇帝便将自己为什么罚王振说了一下。

胡岳听完,也觉得王振这是自作自受。

现在不知有多少人在关注着这一仗,他竟然敢劝说皇帝撤军。

他不挨板子,谁挨板子?

若非皇帝念着旧情,非得治他个扰乱军心之罪不可。

就算是砍了他,也不会有人可惜。

甚至还会拍手叫好。

“陛下做的对,当下谁也不能扰乱军心。”胡岳说道。

皇帝微微颔首,转身回到床上,双腿盘坐,神色也变得忧虑起来。

“不过有一点王振说对了,战事迟迟不能取得进展,再这么打下去,就要拖到入冬了。”

“出征之前,我们没有想到这场仗会打这么长时间。”

“现在气温已经开始下降了,而我们却并没有准备足够的棉衣。”

“我怕,将士们会先撑不住啊!”

皇帝听老祖说过,草原的冬天是真的能冻死人的。

不仅仅是草原,哪怕是京师的冬天,也能冻死人。

他以前和老祖微服私访的时候可是亲眼见过的。

“那我们就去信给京师,多准备一些棉衣。”胡岳道。

“嗯,我知道,这件事肯定是越早做越好。”皇帝道。

以大明的体量,皇帝根本不怕与也先打成消耗战,哪怕是远在草原也一样。

毕竟大明的家底实在是太丰厚了。

唯一要保证的就是后勤的通畅。

老祖说过,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而蒙古大军的后勤能力是怎么也比不过明军的。

随着距离冬天越来越近,蒙古大军连放马的地方都没有了,等到他们的战马吃不饱肚子,骑兵的战斗力就会大大降低。

那个时候,就是明军发起最后进攻的时候。

这是张辅前两天制定的计划,目前只和皇帝说了。

或许有人会说,同样是北征,为什么朱棣打的就很好,到了皇帝这里就成了这样?

都是五十万大军啊!

要知道,现在的情况和以前不一样。

朱棣的那个时候,草原可没有统一,瓦剌,鞑靼都是各自为战,甚至还相互攻伐。

虽说各部的总兵力加起来也不少,但终究是没有统一整合起来,这就给了朱棣各个击破的机会。

每次都是五十万大军打几万人。

再加上朱棣作战经验丰富,乃是最顶级的将领,麾下人才济济。

杨轩、老二、老三、朱权、张辅等等等等。

皇帝跟自家太爷爷一比,那可真是人才凋零。

可堪大用的大将只有张辅一个。

面对的敌人也是统一的蒙古,骑兵将近二十万。

指挥他们的是太师也先。

所以明军想要和永乐北征一样,干脆利落的获得胜利,这是不可能的。

若是皇帝想到了这一茬儿,怕是不知道会是什么心情。

也许会仰天大吼:我真的太难了!

……

随着夜深,皇帝已入睡。

胡岳还是和平时一样,带甲休息,武器就放在床头。

与此同时,蒙古大军那边,也先召集了麾下的各部首领以及高级将领。

面对着众人的目光,也先的神色很平静。

随即就见他开口道:“诸位,拖了这么长时间,距离入冬也没多长时间了,我们的粮草也消耗巨大,我知道,大家都很着急。”

“此次召集你们前来,就是为了告诉你们,时机已经成熟。”

此话一出,现场的众人纷纷精神了起来。

“太师,我们要反击了?”

有人开口问道。

其余人也看向了也先,等待着他的答案。

也先看着众人,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没错。”

听到这两个字,有人兴奋,有人担忧。

“太好了,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再等下去,我们恐怕就没有余力跟明军打了。”

“太师,这些天明军的实力我们也看到了,想要打败他们,不是容易的事。”

“是否,再考虑一下?”

“…”

听到意见不统一,也先的神情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因为有些事情,他并没有告诉其他人。

为的就是预防有明军的探子暗中报信,破坏他的计划。

而今,时机已经成熟,他也用不着再隐瞒了。

“你们也用不着担心,本太师既然敢说这样的话,那肯定是有绝对的把握。”

“再说了,这一仗,我们是破釜沉舟,不打就没有食物。”

“部落的老人和孩子,可都等着我们胜利把食物带回去呢!”

“所以,我们没有任何退路。”

“只有打败明军,入关劫掠。”

在场众人看着也先,听着他的话,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是啊,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

这一仗,他们都已经掏空了家底。

“太师,怎么打,您说就是了,我们都听您的。”

“没错,我们相信太师一定能带我们打败明军。”

见此,也先大声叫了一声好。

“事到如今,我也就不瞒着诸位了。”

“明军内部,有我们的内应。”

“关于明军的情报,也都是对方告诉我们的。”

接着,也先便将内应的情况和众人说了一下。

听到竟然是明朝的高官出卖他们的皇帝,在场众人也是吃惊不已。

“都说明人不可信,果然如此。”

“他们连自己的皇帝都能出卖,还有什么是不能出卖的。”

“太师,我们还是要心,不能全信明人。”

“万一这是个圈套,我们可就没有机会了。”

不少人纷纷进言,劝说也先一定要慎重。

“你们说的,我自然明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