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章 朱老四换位思考,小朱瞻基骑大马(2 / 2)

加入书签

“哈哈,好!”朱棣大笑。

今后永乐一朝的史书上,宁王朱权的篇幅,绝对不少。

这,也是朱棣给他的补偿。

他把自己能做的,做到了最好。

兄弟两个敞开谈了之后,朱棣明白了朱权对自己的怨气,朱权也明白了朱棣的难处。

当然,朱权也明白,朱棣做出这么大的改变,有一个人肯定出了不少力。

因为他了解朱棣,这位兄长,可不是什么好人啊!

不过他并不知道,杨轩做的这一切。

除了不想浪费他的才能之外,还有就是想让老朱家重亲情这个优点传下去。

同时,也是让朱棣给朱高煦做个榜样。

万一两兄弟今后真的因为皇位闹出矛盾,也能念及亲情,不下死手。

削藩一事在朱棣手上变的如此简单,诸王的兵权就这样给收了回来。

除了宁王朱权。

其实诸王也知道,朱权能有这待遇,主要还是人家投资的早。

锦上添花,可比不上雪中送炭。

杨轩知道朱棣的处理结果后,只是微微一笑。

接下来的日子很是平静,朝局已经稳定了下来。

去年的秋粮丰收,让朝廷回了一大口血。

自洪武二十年杨轩培育优良粮种取得效果后,老朱在这方面就没少投资。

后来又加强对肥料的研究。

十多年下来,也是取得了一些成果的。

不然,洪武朝后期,老朱对外动兵好几次,还怎么给朱允炆留下丰厚的遗产。

可惜,一场靖难之役,全给败光了。

甚至大明朝的经济,也遭受到了不的破坏。

朱棣登基之后,只能收拾烂摊子,对外,也只能暂时采取防守策略。

毕竟现在的国情根本不支持。

好在,这一年多来,民生,经济,恢复的都很快。

如今的大明,粮食产量比历史上更多,极大的改善了大明的财政情况。

受灾地区,也能得到朝廷很好的赈灾。

此外,对于运河,朱棣也准备派人着手疏通。

因为他若要北征的话,那么粮草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毕竟,他是要从京城发兵的,走上千里才能到北平。

这从陆地上运粮的消耗太大了。

走水路,更快,也能节省消耗。

所以,这运河对于朱棣来说,是必须疏通的。

正好,夏粮已经收获,朱棣便拨了一些款子去疏通运河。

同时,对于京营,朱棣也进行了整编改制。

主要改编为了三大营。

分别为神机营,三千营,五军营。

神机营的装备主要以火器为主,人数只有数千,另还配了一千骑兵。

三千营,是以三千蒙古骑兵为骨干组建的骑兵部队,人数远远不止三千。

至于五军营,则是由精锐骑兵,步军组成的野战军,是明军王牌中的王牌。

其统帅就是手下大将,张玉。

由于历史上的东昌之战并没有发生,所以张玉也没有战死。

而三千营这支骑兵部队,朱棣一分为二,分别由宁王朱权和汉王朱高煦统帅。

他给了朱权兵权,但也用自己的儿子去牵着,平衡。

毕竟,这个时代,骑兵的战斗力,那可是众所周知的。

就在这一系列事情中,时间一晃,便来到了永乐二年。

开春之后,举行了永乐朝第一次科举。

朱棣按照老朱最后定下的科举政策,每个省份都有学子录取,以平衡南北。

此次科举,总共录取了数百人,填补了不少各部门不少空缺。

毕竟,洪武朝老朱最后杀的人头滚滚,很多部门都缺人。

尽管朱允炆登基后,在建文二年也举行科举,填补了不少空缺。

但靖难之役下来,也死了不少。

最后朱棣入主京城,也清算了一批人。

这也导致了各部门都有缺人的情况。

此次科举,录取这么多人,就是为了缓解这一情况。

随着各部门都补充了人手,杨轩也终于能喘口气了。

不用再像牲口一样,天天上班。

此外,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他也发现了一些人才。

比如夏原吉,难得的经济人才。

现在已经是户部左侍郎了,不过由于资历问题,还无法胜任尚书之职。

毕竟,他现在才三十多,连四十都不到。

当然,还有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三人。

在政务上,是一把好手。

杨轩借用朱高炽之手,将他们调入了内阁。

协助处理朝政。

这两年时间,太子党的人数,也多了起来,质量也不错。

另外,朱高炽在朝政上,也是越来越得心应手。

他的天赋点并不在军事上,而是在内政上。

从短短两年时间,杨轩把内阁交给了朱高炽统领,就能看出。

当然,这也不能说朱高炽的军事能力不行,只是相比于军事,内政更为突出。

这人一闲啊,就想到处溜达溜达。

这不,杨轩溜达着,就到了御书房。

还没进去,就听到了里面传出的声音。

“驾!驾!”这明显是一个孩的声音。

杨轩不用猜也知道,这孩子正是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

现在,国家方面,朱棣只掌控大方向,具体事情怎么处理,他就交给了太子朱高炽。

虽说他心里更喜欢老二朱高煦,但大儿子可是他老爹朱元璋的好圣孙。

没办法,他也只能多多培养,多多放权。

“呦,你们爷孙玩着呢?”杨轩毫无阻拦的进入了御书房。

他有特权,可以自由出入皇宫,当然,这要除了后宫。

入眼就看到朱棣趴在地上,驮着自己的好圣孙朱瞻基玩骑大马。

“驾,驾,快点快点!”

朱瞻基一边吆喝,一边喊道。

朱棣则是笑呵呵的在地上爬了一个圈。

听到杨轩的声音,朱棣抬起头。

骑在他背上的朱瞻基也面露喜色,当即从朱棣的背上下来,迈着短腿,跑向杨轩。

“师叔祖。”

他是跟着自己父亲叫的。

他爹叫杨轩师叔,他就叫师叔祖。

其实不管叫姑爷爷,还是师叔祖,杨轩都不在意。

“唉,瞻基,想不想师叔祖啊?”杨轩蹲下身子,顺势将其抱起。

捏了捏其肉肉的脸蛋,笑着问道。

“想。”朱瞻基回答。

“哈哈,有时间就让你皇奶奶或者你娘,带你去师叔祖那里玩。”

“你姑奶奶也想你。”杨轩道。

“好。”朱瞻基回答的很干脆,甚是讨喜。

“你这家伙,怎么跑这儿来了?”朱棣从地上起来,看向杨轩问道。

“闲来无事,溜达溜达。”杨轩道。

“这样啊,那我给你找点活儿干吧。”看着大孙子在杨轩怀里开心的样子,朱棣心里有些酸,便道。

“你就是见不得我闲下来。”

“过去两年,我可没少给你干活儿。”

“这次说什么也不干。”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