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精神(2 / 2)
回复
(学文救不了大宋,学武也救不了大宋,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是不世出的全才。作为军事家的他不得其时,却造就了南宋词坛一座高峰。是词坛之大幸,南宋之大悲。)
(“辛弃疾知大义而归宋。古之君子,出处不齐,同归于是而已。”——元朝著名救火大队长脱脱对稼轩的评价。)
(冠军侯背后有汉武帝,辛弃疾背后有谁?辛弃疾对它们来说始终是个“北人”,这是何其的悲哀。)
友:年少时的幼安何等雄姿勃发,看他以五十人入敌营生擒叛徒。“壮声英慨,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披星戴月向未曾谋面的祖国赶去,不知道他会不会踌躇满志地预想自己以后的人生……
那时的他大概怎么也想不到吧,他漫长的余生中留下来最多的,不是累累战功,而是怀才不遇的诗文……
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是“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是“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
是“甚矣吾衰矣,叹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是“老来情味减,对别就,怯流年”
是“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
可是哪怕到死前最后一刻,他心心念念的还是北伐,还是“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友d:每当神州陆沉,总有那么些人高呼着统一统一,直到血泪骨茬燃尽战火,直到盛世重开青山忠骨,直到悲愤欲绝身死难眠。
他们的血泪,便是历史的悲歌,是这片故土的魂魄,是这里的精神。
——————
所有人皆神色动容。这片大地分分合合,又有多少个这样的人物,不忘心中志气,一心为家国的复起。
岳飞韩世忠等人皆眼眶湿润,同为宋人,且是武将,他们对辛弃疾的北伐之心再感同身受不过。
为何是这样的结局呢,大宋……终其一朝,始终无法收复失地吗……
不!如今早已产生了变数,未来有许多可能,大宋不能退,只有不断往前,才有更多希望……
他们振作起来,要尽快鼓舞士气,不能让天幕影响将士们的心情。
……
南宋,许多人皆沉默了。
他们心中复杂。对于归正人,一些南人心底始终是看不起的。
“归正人”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蔑称。甚至南宋朝廷一部分人并不赞成对“归正人”委以重任。他们受到歧视,被认为怀疑有异心。
到了后来,这种歧视愈演愈烈。南宋朝廷规定,归正官员,只允许添差某官职,而不厘务差遣,即只给一个闲散的官职而并无实权。
他们像宋立国以来猜忌武将那样猜忌“归正人”。
这种摇摆不定的政策,引发大量归正人的不满,这种不满从孝宗朝开始发酵,到后来越发严重,使南宋不断的失去北地民心。
这不仅断送了南宋北定中原的可能,也成为南宋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团结才是根本,人心散了,王朝也就行将就木了。
不少人心中惭愧,身为归正人,此人却始终忠于大宋,哪怕出生于沦陷地区,也不忘大宋,甚至比朝廷还要坚定决心北伐。
相比之下,他们对于归正人的轻慢显得尤为讽刺可笑。
……
明,朱元璋摇头,对身边的儿子们感叹道:“辛弃疾也是倔,既然南宋朝廷如此腐朽,何不干脆反了他!
天天指望着宋皇,还不如自己上,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咱都懂这个道理。”
朱标笑了笑:“若他真的反,那就不是辛弃疾了。”
……
汉,霍去病遗憾的叹了口气。
没想到此人竟然是这样的结局。
说不好吧,他一生也得到许多成就,留名后世。说好吧,他又终达不成心中所愿。
是得有多愁啊,醉里都要挑灯看剑,梦中都是铁马兵戈。
把一个将士逼成这样,霍去病对那宋朝简直是心有余悸。
真是太可怕了,太离谱了,要叫人寒心酸鼻,张口结舌。
这朝代简直不是武将能呆的,忌惮这忌惮那的,朝廷又是反复无常,得埋没多少兵将啊!
霍去病本来没觉得什么,现在看刘彻的眼神都闪着光。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之下,能在陛下手下干活简直是太好了!
起码他不用非得喝酒做梦才能挥剑策马,起码身边都是并肩作战的战士,汉人还算团结……
刘彻当然能感受到霍去病灼热的目光,他面上不显,嘴角却微微上扬,心中暗爽。
现在知道朕有多英明了吧。
可惜辛弃疾不是生在大汉。这个宋朝怎么回事,都千百年过去了,前面这么多个皇朝帝王,都学不好如何为君,真是糟蹋人才!
唐宋如此多能将,真是令人眼红。虽然刘彻已经有了卫青霍去病,但他仍不满足。
若他们老了呢,之后的汉室该怎么办,还是得多多培养一些优秀将领。
……
唐,李世民若有所思。
为何宋朝对武将这样提防,宋太祖是武将上位,但李唐的上位,好像也不是那么光彩……
想起阿耶,李世民咳嗽几声掩饰尴尬。
唐末的乱世究竟有多凄惨,才会令那宋朝如此害怕,李世民眼神微暗。
过藩镇割据,藩镇拥兵自重,不受中央管控……大唐是否该对藩镇将领多加约束呢。 h3filsaril717477174704713131170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3。三掌门:a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