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章 再攻江陵之重起兵(1 / 2)

加入书签

广州既平,大军凯旋而归。

待回到建康,已是四月。

却见皇城缟素,各处举哀。

侯胜北一惊,打听之下,章太后于三月丙申,崩于紫极殿,享年六十五岁。

遗令丧事所须,并从俭约,诸有馈奠,不得用牲牢。

章后的亲属并无在朝者,唯族兄章钮洽,官至中散大夫而已。

侯胜北默然生悯,与章要儿出行去见陈昌,不过是一年前的事情而已。

好端端一个人,转眼就与世长辞了。

这位南朝最尊贵的妇人,也是一位普通的母亲。

陈昌要是得知母亲亡故的消息,恐怕要悲痛欲绝吧。

生老病死虽是世间常态,但是落到自家头上,都是难以承受之殇。()

……

太后过世,虽说丧事从俭,天家自有礼仪规程。

皇帝本服大功已上亲及外祖父母、皇后父母、诸官正一品丧,天子不视事三日。

刘宋元嘉立义,心丧以二十五月为限。即身无丧服,但心存哀悼。

这段期间陈顼的旨意,都以仁慈颁于天下。

丙午,曲赦广、衡二州。

丁未,大赦天下。

诏自讨周迪、华皎已来,交兵之所有死亡者,并令收敛,并给棺槥,送还本乡;疮痍未愈者,各给医药。

槥者,棺材也。

侯胜北心想,还得加上这次讨伐欧阳纥的。

不过此战损失轻微,我军死伤不过千人。

他从军已久,不会有什么慈悲心肠,觉得死了这一千人,就是一千个家庭失去了父亲、丈夫、儿子什么的。

本是乱世,挣扎图存,有何可说。

侯胜北去阙下看了一下欧阳纥的人头。

说起来,从头到尾他都没和这位敌将见过一面。

听说欧阳纥的儿子因为年幼被赦免了,希望他长大成人后能够有所成就,替父赎罪吧。

……

不过有的人,就不能让他长大,还要以死替父赎罪了。

四月乙卯,就在侯胜北回来不久,出居别第的废帝陈伯宗薨。

和陈伯茂不同,这次倒不是侯胜北下的手,只是废帝的这个下场是早已注定的。

陈蒨的两個嫡子皆亡。

至于僻处深宫,改封文皇后的沈妙容是何等心情,也不会有人去理会。

此事到此为止。

戊寅,皇太后附葬万安陵。

分离十一年之后,章要儿终于能和陈霸先团聚了。

相信她会告诉丈夫,儿子已经长大成人的消息吧。

……

平定广州一战,主将章昭达的升迁迟迟尚未决定,其他人的封赏倒是很快就宣布了。

钱道戢除左卫将军,入朝。

任忠除直阁将军,入朝。

胡铄除广州东江督护。

萧摩诃重任巴山太守。

冯仆封信都侯,加平越中郎将,转石龙太守。

册冼夫人为石龙太夫人,赉绣幰油络驷马安车一乘,给鼓吹一部,并麾幢旌节,卤簿一如刺史之仪。

沈恪得以赴广州上任。

监军的徐俭赐奴婢十人,米五百斛,除镇北鄱阳王陈伯山的谘议参军,兼中书舍人。

而麦铁杖累积前功,得了九品横野将军的封赏,大盗成了官身。

侯胜北自己也进号扫虏将军,领护军司马。

-----------------

“挺快啊,还差一级就官复原职了。”

陈顼调侃道:“这才两年时间,就从白身成了七品,朕可没亏待你吧。”

侯胜北只得再次谢过陛下隆恩。

陈顼继续问道:“哎,今年你就三十了吧,想不想再升一级啊?马上倒是有个机会。”

他的语气轻松,彷佛开着玩笑,侯胜北却把握住了其中意思。

“陛下打算再度用兵?”

“是啊,去年和你说的,北周胆敢干涉我朝内政,得给个教训。这话还记得吧?”

侯胜北没有附和:“我怎么听说去年年底,北周遣御正杜杲来聘,要与我朝重修旧好,陛下答应他了啊?”

陈顼露出一丝尴尬:“卿怎么没回建康多久,这么快就知道了?杜杲那张嘴太能说了。朕让徐陵与他交涉,居然辩不过他。”

以徐师的话术,都辩不过吗?

侯胜北心想:那杜杲是挺厉害的,回头倒要去问问,究竟说了些啥。

陈顼转而笑道:“我朝和北周重新修好,可没答应不打后梁啊。”

“再攻江陵?”

侯胜北下意识地说道。

这和与北周开战,有什么区别呢?

陈顼点头肯定:“正是,吴明彻此前没能打下来,这次朕打算换章昭达为主将。”

这是换个主将就行的事情吗?

北周就自己见过的、听过的那些将领,水平都不在章昭达之下吧。

侯胜北待要进谏两句,就听陈顼道:“周齐之间,在宜阳已经燃起战火。此时攻打江陵正是时机!”

原来如此,陈顼是看到了这么一个机会啊。

趁着周齐大战的功夫,如能一举灭了后梁也是上策。

只是,江陵有那么容易攻下来吗?

侯胜北沉吟道:“周齐之间虽然开战,并未倾力而为。江陵必定会向襄州总管府求救。”

陈顼有些怀疑:“宇文直此前与华皎联军,被打得大败,还有力量支援江陵?”

侯胜北想说华皎之战,北周全军覆没的,不过是元定所率万人,再加上数千水师。

如今三年过去,以北周的动员能力之强,完全可以弥补上这部分的损失。

只是陈顼多半已经和朝堂、军部的重臣有过商议,定下了方针。

果然陈顼说道:“群臣的意见,当趁此时机取江陵,平灭后梁,全据长江中上游,西窥巴蜀,北望襄樊。朕以为有理。”

道理虽是如此,然而战场就是最不讲道理的地方啊。

侯胜北这么想着,结束了觐见。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