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8 章 村里的孤寡老人(1 / 2)

加入书签

张安青头还晕着,喝了点米汤,就继续躺回去睡了。

“娘,这间屋子留给大姐他们住吧?我和媳妇儿住对面!”

草长莺飞三月连天,若一家终于从山洞里搬出来啦!

过完年后,冰雪消融,若第一时间就将张安青母女送离了远山村。

后面就开始建屋子。

老族长私下里也问若哪里来的银子,若大大方方地说是救了贵人的报酬。

远山村说大不大,救了两个人这么大的事,有心人看一眼就能知道。

没有说出来,也是互不打扰之意。

若很喜欢这样的相处方式。

所以,她雇了村里人帮忙建屋子。

一日给十五文钱,不管饭食。

没人不愿意。

十来日光景,堂厅,两侧四间屋就建完了。

晾晒了两日,就正式搬进去了。

搬进去的第一件事,若就找了老族长将愿意读书写字的瓜娃安排在专门准备的一间屋里学习。

第二日一大早,茅草屋外就整齐地站着两排娃娃,矮的站在前面。

若打开门时看了一眼,还有比她家草儿还小的

奶娃话还说不明白呢?就来读书了?

老族长也荣光焕发地站着一边。

“氏啊,村里想读书的可都来了。”

一共三十几个娃子。

“杨叔,这也行?”若指了指虎头虎脑东张西望的还没她小腿高的娃。

“哈哈,那可不,这是送她哥哥来的!”

若松了一口气,还好。

怪她忘记提个年龄范畴了。

“行,进来吧。”

若领着娃排排走进屋子。

茅屋里整齐排放了五排长形竹桌,每张桌子下配着两个小凳子。

凳子上还垫了揉的稀碎的茅草,娃娃们撅着屁股坐下去,就感到凳子软软的,很舒服。

“哇”族长家的杨娇娇哒哒跑过去坐在了最前面的正中间,不停地用小肉手摸桌上摆放的东西。

是竹子编成的方方正正的浅口篮子,里面铺了一层细沙。

是老三和二虎这些天从河里淘出来的。

每个桌上两个沙篮,两根打磨的光滑的树枝。

是用来写字的。

家“私塾”从今日起,正式开始了。

自此,老三和二虎轮换着,早晨为夫子,教孩子们读书,下午就跟着若去地里干活。

一旬里,八日读书写字,两日就跟着老三上窜下蹦,有时围着远山村沿河小道跑一圈,二三十个瓜娃子跟在屁股后面,沿道还有不放心跟着的爹娘,别提多壮观了。

或者让他们拿着竹子、木头做成的小锄头跟着下地开荒,看着他们屁股撅的比头高的模样,场面滑稽又温馨。

在孩子们的“帮忙”下,远山村靠河边,若和老族长的田地周边竟也全部开出来了。

空旷的一片中,点缀的那抹绿色尤其的喜人。

最近若这块地总是有人过来看,三五个一起,对着麦苗指指点点。

在远山村这样贫瘠荒凉的地方能种上粮食,可太稀罕了。

所有人都抱着希望,时常有人拧着篮子往若家送东西。

家这个小学堂是分文未收的,到了快晌午的时候,柳氏还会蒸点馒头给娃娃们裹腹。

没到一个月,瓜娃子们明显胖了壮了还白呼了不少。

若现在拿着锄头去地里除草,都能碰到要给她东西的人。

不是很贵重。

有的是一篮子新鲜野菜;有的是野鸭蛋,野鸡蛋;有的是腌制的咸肉。

这日,杨富来接孙子,带了一筐东西。

“妹子,哥今日给你带好吃的了!”人还没到门口呢,大嗓门吼的屋里的小学子们都转过了头。

“杨家,是你爷爷来了。”

还有好心提醒的。

家财万贯几兄弟跟今日的柳夫子鞠了个躬,飞快地跑了出去。

“杨大哥来了。”

“妹子你快看看这个,我爹让我来问你,这个可不可以种?”

自从老爷子知道可以开荒养地后种田,看到甚东西都要先问一下能不能种!

这一篮子外壳白胖的大豆子,还是他去年和二弟在深山拔出来的。

洗干净了放在水里煮熟,剥开了壳就能吃。apbiqμνne

若拿起一颗,两手大拇指和食指一捏,外壳就裂了一条缝。

沿着缝隙搬开,里面是两颗裹着红衣的圆胖果实。

长生果!

也是产量极高的一种作物。

“杨大哥,这长生果还有吗?我都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