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三章苟将军程不识(2 / 2)

加入书签

他的军队,以步兵为主,行军打仗时,速度往往很慢,但意外的很坚实。

凡是他带军外出作战,前面一定有大量的斥候,左右一定有掩护。

一队和一队之间互相呼应,互相照管,行动起来时,全军一齐行动。

安营扎寨方面,他也很有章法,一旦扎下营来,同数量的敌人,根本冲不动。

行军打仗几十年,他从未让匈奴人得逞,但自己也没有取得过重大的胜利。

程不识所训练的军队,都是“标准化的部队”。

标准到就算是休息的时候,也是人不卸甲,马不下鞍的地步。

他的部队,完全以步兵为主,重防御轻进攻,一切全是为防御战做准备的。

每当战事开始时,无论敌人冲锋,还是撤退,势大还是势,程不识和他的军队,都保持着自己的节奏。

他的部队,既不盲目追击敌人,也不无谓的退缩。

无论战场形势多么复杂,士兵都能严格遵守军令,不会轻易被敌人带节奏。

程不识应当算是历史上最稳重的武将之一,号称不败。

当然了不败,也不代表着百战皆胜,不胜不败就是平局将军。

而李广呢,防守战不用说,当世第一,进攻战的话,不是大胜,就是大败。

这或许跟李广的家族血脉有关。

李家在战国时期就是大家族,李牧、李信都是李氏家族的人。

或许是祖上血脉的影响,一旦李广主动带兵出击,完全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

李广带兵、练兵,相当一部分,是建立在个人的人格魅力基础上。

因此,李广也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很强的人。

所以,李广在打进攻仗时,往往都是险中取胜,成功自然是大胜,但一旦失败往往惨不忍睹。

“……”

曾经有一位伟人这么说过,大开大合飞将军,中规中矩程不识,封侯与成名两自不兼容!

自古以来,华夏的武将们,都以拜将封侯,为最高的荣誉。

但能实现这个愿望的,毕竟只有少数中的少数,一个时代最多只有几个人罢了。

“……”

有人盛名显著,却难封侯,有人名气不大,却封侯拜相,就如同李广和程不识。

说句有些羞人的话,程不识此人,在史书上的出现,完全是为了对比李广。

同为抗击匈奴的名将,程不识是李广的另一个范本

李广随性到任性,程不识严谨到死板。

程不识带兵素来纪律严明,行军布阵步步为营,滴水不漏。

“……”

此人平生没有打过败仗,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不会和比自己还要强大的对手打。

程不识对抗匈奴,可以说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不同于其他将领,程不识与匈奴作战,往往能压住节奏。

在程不识将军的眼中,不败即是胜利。

“不败”才是“求胜”的基础,哪怕是次次都是平局,也比打败仗要强多得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