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1 / 2)
要求立马播出一个稿件,而且必须放在第一条。
他收到新闻稿的时间为晚上六点五十五分,这意味着他仅仅只有五分钟的时间来准备。
事实上,在听到演播厅外女编辑高跟鞋与大理石地面接触的声音,他就已经有所预料。
很多口播新闻的出现除了文件的特殊性以外,就是因为是急稿来不及处理成播音稿的排版,但内容非常重要,必须在当天要播报出去。
不过作为新闻播音部主任,同时也是“国脸”中的佼佼者,他的功力和底蕴有目共睹,大事不慌、遇事不乱也是他的基本素养。
但此时,当他第一遍看完稿件上的文字内容后,也破天荒地露出震惊的神色,原来是那位。
刚从典瑞传过来的消息,难怪如此着急。
01八年,虽然短视频已经开始爆火,手机也逐渐成为大众接受信息的主要工具。
但通过电视在准点蹲守七点钟的新闻联播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每日习惯。
更何况,10月1日正好是星期五,这个时间点的观众不在少数只会更多。
此时,在华国的各个地方。
大部分人正在一边吃着晚饭,一边左耳进右耳出地接受电视上的新闻信息。
五分钟过去了。
汇慷低头念稿,雄浑有力的声音通过电视的黄金时间传达到华国的每家每户里。
“下面播出我台刚刚收到的消息:本台记者从斯德哥尔摩获悉,燕京时间10月1号5时分4秒,典瑞皇家科学院在公布会上宣布了01八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名单。”
说到这里,哪怕以汇慷的功力也不免觉得有些热血沸腾。
但这个场合不容他做出任何失礼的举动。
他深呼一口气,极力压制这种情绪,继续以沉稳无比的语气继续播报道:“我国青年生物学家陆时羡因为在植物抗病毒免疫领域上的杰出贡献和米国密苏里大学生物科学教授乔治·史密斯、吉利国科学家格雷戈里·温特尔一起获得了01八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并将与他们平分总计1000万克朗的奖金。”
“陆时羡曾获得第二十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第一名,并因此被保送至燕京大学元培学院。博士毕业后,进入耶鲁大学植物遗传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现任耶鲁大学生物系教授、病理实验室主任。”
“继017年获得丹·大卫奖、路易莎·格罗斯·霍维茨奖之后,陆时羡在今年九月入选科睿唯安引文桂冠奖后的数天后,荣获01八年诺贝尔化学奖。“
“据了解,他已成为唯一获得此荣誉的华国籍科学家,并打破了法兰西国物理学家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保持八4年之久的纪录,以6岁的年龄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五分钟的稿件播放完毕,汇慷开始播报原本定下的新闻内容。
但许多人的筷子悬在半空中,嘴巴张大,依稀能够看见里面白花花的米饭。
不会吧?
有华国人获得诺奖了?
有太多的人不懂什么霍维茨奖、也没听说过什么引文桂冠奖。
但在诺奖不断被神化的华国,它早已经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奖项和荣誉的代名词。
就连农村古稀之年的老人们都听说过这个名词,无数国人为此魂牵梦绕。
情结的背后则是蕴含着他们渴望华国科技实力不断强大以及基础原始创新不断被重视的美好愿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