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3章 尴尬万分(三)(1 / 2)

加入书签

原来,早在周进初步决定开发紫檀堡时,便考虑着手在此处,给即将入关的女真诸部埋下一个大坑。

在那个时候,大周朝的君臣们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女真诸部会很快越过长城,兵临北平城下;而女真诸部高层,也绝对没有想到,他们在去年底临时起意的一次军事谋划,会早在好几年前,便落入了某位穿越者的算计之中。

这便是穿越者的特殊优势,他知道按照历史发展的本来逻辑,你必然会在某一天,杀到北平城下。那么,周进提前在紫檀堡布局设点,目标又这么大,不愁对方不过来拔钉子,这就相当于是守株待兔,只等着对方自投罗罢了。

为此,周进署理大兴县令,主导大兴县衙搬迁时,便开始积极主导此事。不仅在紫檀堡储备了一些防守物资,还在原义忠老亲王千岁名下那处阔大宅院后院之中,偷偷地埋下了上万斤炸药,并悄悄地开挖了一条地道,直通三里之外的某个无名山头之中。

周进组织工匠,开挖了大四个山洞,做好了防护加固处理,布下了若干通风设施,又储备了大量清水和食物。

因为附近土地,都在周进名下,他又以农作物试种保密为由,将这些地方都围了起来,众人也就很难发现异常。

更何况,紫檀堡附近开发项目那么多,各种新鲜有趣的玩意儿那么多,谁有空盯着一大片贫瘠土地?

谁会如此没事找事,那不是吃饱了撑着么?

这个工程一直都是周进本人亲自掌管,仅限于心腹方昆知晓,其他人连风声都没有听说过,工程完工后,那些工匠们又都被王熙凤、林红玉二人带到了金陵,说是要到南方再建一个万柳园,极大地降低了这个秘密暗中泄露的风险。

因此,直到临撤退前,韩奇、魏西平等人才知道周进居然提前一两年,就布下了这般黑手。

从宝贝儿子韩奇口中,得知了周进的这番密谋,韩老三禁不住心潮起伏,看到周进、魏西平等人,果然都平平安安,从山洞之中钻了出来,韩老三不由得有感而发道,“松江伯真是好大的手笔啊。”

“不敢不敢,不过是为了大周朝,略尽绵薄之力罢了。”周进眯着眼睛,谦虚地说道。韩奇返回山洞时,便向他告知了众人受封爵位的消息,周进此时也自然得知了他自己的一品松江伯身份,笑容之中难掩一抹喜色。

他心想,这算什么大手笔,比起上一世冀中人民所发明的地道战,他这一点儿设想,不过是一个玩意儿罢了。

不过效果还不错,干掉了后金一个贝勒、一个年轻悍将、一个重要盟友和三千女真本部精壮,怕是黄太吉此后余生,提及此事便会心痛不已。

周进、韩奇、魏西平等人从地道中走出来时,身形都非常消瘦。这也难怪,千余人都躲在地底下,一连十余日,吃不好喝不好,连说话都不敢大声,唯恐被女真鞑子们给发现了。

鉴于此,韩老三、魏东宁、周大福等人,都没有和各家孩子聊太久,而是赶紧将他们送上马车,打算去北平城里的医馆检查一番,看这一遭重大变故,有无给他们的身体留下暗疾。

冯紫英、陈也俊和卫若兰等人,也都忙着和各自家人见面,诉说分别之苦,随后便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他们的家人也赶忙寻找郎中不提。

至于普通兵丁,个别妇孺,有韩老三的面子在,周进又是刚受封的一品松江伯,几位京营哨官不至于连这点面子都不给,很快就将这些人妥善安置在附近的临时营房中了。

后续如何论功行赏,最终怎样安置,还要看兵部的商议结果。

消息很快由兵部司官,即魏东宁的那位进士同年,上报到兵部尚书田冲大人那里,随后又由田冲大人亲自入宫,向今上及忠顺王面禀此事。

周进、韩奇、魏西平等人还活着,这当然算是一个好消息。但死而复活,也让上位者感觉尴尬万分。

想当初,今上在给他们追封爵位时,是念在他们为国牺牲的份上,封赏算是较为大方。不仅连那个马房太监赵公公都得到了一个七品恩骑都尉的爵位,韩奇和魏西平二人,更是因此受封五品云骑都尉。

说实话,这有些不合适了。

要知道,大周朝皇室对封爵控制得极为严厉,当初周进献出九边彩票之策,又操办了一场南北风月汇演,极大地调动了全国老百姓们的爱国热情,就这,也才封赏了他一个五品云骑都尉的头衔,相比之下,韩奇、魏西平、赵公公等人,这次是有些功劳,但若是早知道他们还活得好好的,今上宁肯多奖赏他们一些银子,也不会给他们封爵啊。

而这还不是最为要紧之处。要紧之处在于,周进年纪轻轻,便受封为一品松江伯。

他若真是挂掉了,死者为大,其他人也无话可说,这也是当初今上做主,追封他为一品松江伯时,四王八公一系都没有提出反对的缘由。

可他现在还活在,一些武勋贵族之家,或许便会心生不满了。

要知道,像锦乡伯韩老三祖上,当初跟着周世宗陈迪打过多少次硬仗,砍下了多少依附于冀王陈标的王公贵族头颅,也才堪堪封为一品锦乡伯。

而周进这厮,不过是在紫檀堡提前挖了一个大坑,埋下了几万斤炸药,干掉了后金一个普通贝勒,就封为一品松江伯,委实有些太过。

不过眼下木已成舟,对周进等人的封赏已经昭告天下,现在想要收回来,毕竟有损天家尊严,君无戏言的承诺还要不要实行了,不吝赏赐的人设还要不要维持了?

今上和忠顺王思忖了半天,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这件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