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8章 易中海道德有问题?气吐血了!(2 / 2)

加入书签

至于杨平安这边,

也是直接无视了被众人仿佛死狗一般抬走的易中海,而是看向了杨厂长。

“厂长,我觉得咱们厂里的高级工还是太少。”

“为了避免之前我说的那种情况发生,我觉得应该实行一些措施。”

“哦,说来听听……”

听到杨平安这一番话啊,杨厂长顿时露出了好奇之色,也是饶有兴致的询问道。

“首先,咱们可以让那些六级和六级以上水平的工人多带徒弟,并且每名徒弟给予两块钱的补贴。”

“其次,徒弟完成等级考核也给予一定的奖励。”

“而且咱们可以每个季度或是每年进行评比,看看哪位老工人带出来的徒弟最优秀,数量最多,在全场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

“您觉得怎么样?”

而听到这一番话,杨厂长也是点了点头,却又像是想到了什么,忍不住道。

“不过既然有奖励,那应该也有对应的惩罚措施吧?”

“不然万一有人钻空子,只收徒弟不认真教导怎么办?”

“厂长慧眼,”

杨平安也是微微一笑,算是肯定了杨厂长的猜测。

毕竟这种事情他一个人提出建议,

虽然是有利于轧钢厂的发展,但怎么也要让领导有些参与感。

这就好比,

手下人完成了学术论文,还会故意留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错误。

让领导指正的同时,

也是顺理成章的把领导的大名加在作者名字上面!

而他这样故意留下一个漏洞,自然是让杨厂长更有参与感。

“为了防止那些收了徒弟却不愿意尽职尽责,用心教导,只为了混补贴的情况。”

“咱们可以规定,”

“要是徒弟一年之内没法提升到二级工,三年之内无法提升到三级工。”

“不仅要取消师傅的补贴,同时还会在厂里进行批评,当众做出检讨,并且半年之内不能收徒!”

“这个惩罚倒是合情合理。”

杨建国微微点头,算是肯定了这个提议。

“还有,”

“我也会定期在厂里开课,专门针对厂里那些经常带徒弟的六级,七级的工人,帮助他们尽快提升到八级工。”

到了最后,杨平安也不忘给一干工人抛出一个甜枣。

毕竟这年头,

无论是钳工还是其他工种,大部分都是靠着老带新师徒相传这种方式。

即便有专门的书籍,

一来是许多工人本身的文化水平不高。

就像剧情之中的二大爷,

只有初小文化,却始终谎称自己是高小!

在这种情况下。

这些工人也难以读懂和理解那些专业书籍,只能靠着自身经验。

除此之外。

这些专业书籍,顶多是帮助一些初级钳工尽快提升到三级,四级。

至于往后,

就需要靠自身经验以及日积月累!

相比之下。

杨平安也是靠着自家金手指自学成才。

短短几年就完成了常人几十年上百年都难以做到的事情!

而现在,

他愿意把这份经验倾囊相授。

这对于那些想要进步的老工人来说,也是梦寐以求的事情!

“好好好,”

“这件事情就按平安你说的办,只不过这样一来,你怕是要更加辛苦了。”

似乎想到了什么,杨厂长也是忍不住感叹道。

“都是为了轧钢厂越变越好,”

“怎么说我也是厂里的一份子,也该肩负一些责任,不然岂不是太对不起我现在的这份职务?”

何况对于杨平安而言,

他也是将轧钢厂视作了自己的大本营。

传授老工人技术,

不仅可以帮助轧钢厂整体实力增强,同时也便于杨平安在厂里积累声望。

不说这些,

老工人在厂里大都是属于德高望重的存在。

光是以后这些老工人名下的徒子徒孙就绝对不会少。

而杨平安帮了他们这份恩情,

许多人也会铭记于心,自然会对他这位副厂长言听计从!

平安啊,说到底还是你的觉悟比较高。

连我这个厂长,都要向你多加学习才是。

杨厂长也是不由得感叹道。

对此,

杨平安也是微微一笑。

相比于他以后要在轧钢厂里做的事情,这只不过是牛刀小试的小动作而已。

不过这样一来,

显然轧钢厂里这些老工人,也会更加拥戴他这位副厂长。

而不会有人说三道四,说他德不配位什么的。

——

四合院。

一干人也是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聊着。

“一大妈,你们家老易这要是成了八级钳工,以后一个月工资可不得将近100块钱。”

“那可真是不得了!”

“一个月100块钱,还不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面对众人的一番恭维,

一大妈也是面带得意之色,却还是故作谦虚的说道。

“唉,老易说了,他成了八级钳工,工资也就99块钱而已。”

“而且我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要攒点钱防老,还要赡养后院的老太太,”

“还有我这个病隔三差五的都要抓药,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作为易中海的媳妇,

一大妈虽然大致不识几个,却也知晓财不露白的道理,

故意把自家情况说得颇为凄惨,好打消众人的嫉妒。

“而且说起来,今天你们家老刘不也是要参加八级锻工考核?”

“要是考上了……你们家的工资,不也跟我家差不多?”

“还有东旭也跟着我家老易学了这么多年,考个二级钳工应该没有问题。”

“淮茹,你们家以后享福的日子在后面呢!”

说着,一干人却也是不约而同,纷纷看向了后院杨平安家的方向,然后压低了声音。

“倒是杨平安他们家,我看没几天好日子过了。”

“之前他们家过的那么好,还不是靠杨平安他媳妇在前门街那边开个小酒馆。”

“现在好了,以后这些都要收归国,有看他们家还能这么得瑟!”

“而且我听说,”

“这以后家家都有粮本,不仅要限制定量,而且肉呀菜呀,这些东西也是凭票供应!”

“只怕某些人以后想天天大鱼大肉,也不可能了。”

一番话出口,

也是惹来了不少住户的赞同。

有道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对于杨平安一家,他们早已是充满了妒忌。

羡慕杨平安家隔三差五就是大鱼大肉,吃着白面馒头,还动不动下馆子。

本章完

:。:

rad3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