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8章 利益为先(1 / 2)

加入书签

第一座儒学院创办于京城,开院那日,京中有权有势的人家都去了儒学院恭贺欧阳成风,为儒学院的开院礼捧场,赫连钦等皇子则代表皇室前往,以示皇室的看重。

“毓王殿下、二殿下、三殿下、四殿下。”欧阳成风看到赫连钦等人,笑得儒雅随和,既没有刻意亲近,也未急切迎上来。

“欧阳先生。”如今儒学院正式成立,欧阳成风顺理成章为儒学院的院长,不过赫连钦等人还是称其为欧阳先生。

站在欧阳成风旁边的欧阳衿安上前,朝四人做了个请的姿势,脸上依旧如先前在沈府见到的那般恭敬而冷淡,似乎他就是这样不苟言笑的性子。biνne

赫连钦点点头,率先迈开步伐,走进儒学院,欧阳衿安落后几人一步,也随他们入了儒学院。

身后欧阳成风谦和平淡的声音不断传来,与来儒学院恭贺的各豪门世族中人及儒学界有名大家作揖,表示他的欢迎。

儒学院十分宽广,风景优美悠然,以朴实无华为主,并未过度彰显奢侈,一路上看到的屋梁、风景皆符合读书人做派,来往之人着统一的青衫,见到几人,顿足作揖,待他们走远,才抬头继续往前走。

“他们都是父亲的门生。”欧阳衿安解释道。

儒学院刚刚创办,尚未正式招收学生,所以在儒学院中看到的青衫读书人俱为欧阳成风门生弟子。

赫连钦几人表示明白。

走在中间的赫连筠蓦地说道,“欧阳先生胸襟宽广,学识渊博,深悟儒家思想,如今单挑儒学院大梁,亦是毫不吃力。”

他说着欧阳成风能力强能独自创办儒学院,可言下之意却是儒学界向来以沈氏为大,怎地现在变成欧阳成风一马当先了。

儒学院被欧阳成风紧紧握住,沈氏跟谢太傅真就插不上手了?

赫连钦闻言,侧目看了眼赫连筠,收回视线,想听听欧阳衿安如何作答。

“多谢二皇子夸赞,只家父非神人,当不得这夸赞,创办儒学院父亲是有私心,但更多的还是为了造福天下儒学子弟,为了将儒学宣扬传承下去,衿安想,儒学院是谁创办的并不重要。”欧阳衿安先是言欧阳成风为一介普通人,后将重点放在了儒学传扬上,回复赫连筠不论是谁创办儒学院,目的都是宣扬儒学。

赫连筠叹了口气,赞同欧阳衿安,“儒道为上啊。”

适才他就是为好友沈星舟多说了一句话,赫连筠终归为皇子,怎能不知道欧阳成风背后站着的人是楚杨帝。

创办儒学院亦有楚杨帝首肯,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讲,儒学院面世就意味着沈氏在天下读书人中的地位慢慢被削弱,沈氏这一大世族的影响便会跟着变小。

削弱世族,巩固皇权,这样的道理赫连筠深刻领会,叹气后便不再多问。

他与沈星舟志同道合,却立场不同,还是莫要掺和进去了。

至于赫连格,则抱着观望态度,沈淑静为他的皇子妃,他尊重敬爱沈淑静,可那是对沈淑静,并非沈氏,他十分乖觉知晓其中水有多深,从没想过要陷进去。

而沈淑静亦了解赫连格,一直都知道他的态度,所以对于现今沈氏情况,没开口与赫连格说半个字。

一来赫连格不羁随性,对权势没有那么大的欲望,不会参与太子之争中,二来沈淑静为出嫁女,在明知说了无用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去让她与赫连格之间产生不快。

欧阳衿安对赫连筠的态度丝毫不意外,皇室中人,向来以利益为先,不可能会因为沈星舟轻易改变的。

“几位殿下随衿安来。”欧阳衿安领着赫连钦等人往前走,穿过一座座圆形拱门,错落有致学堂快速划过几人的视线,随后进入学堂最里面。

远远的,就传来书生谈笑论诗的声音,赫连钦抬眼看去,着青衫的瘦弱书生围聚一团,欣欣然张开嘴巴,肆意欢快的谈论着什么。

有人发现几人的身影,忙朝这边作揖,“欧阳师兄。”

其余人纷纷住了嘴,俱作揖行礼,“欧阳师兄。”

随即朝赫连钦等人看来,好奇他们是何人,今日儒学院正式成立,有许多达官贵人、儒学大家和文人雅士会前来,他们特意在此等候,想借此机会露露面,结交一些大族公子,也好让他们今后的仕途走得更顺畅一些。

他们虽信奉儒学,却非看淡功名利禄,一心钻研儒学,毕竟,读书不就是为了个封官加爵,光宗耀祖吗?

“毓王殿下、二皇子殿下、三皇子殿下、四皇子殿下。”欧阳衿安一一引荐。

听到欧阳衿安说面前气度出众、穿着不凡几人就是当今天子的四子,书生们的眼睛皆亮了亮,忙又作揖,“见过毓王殿下、二皇子殿下……”

书生们各不相同,有稳重镇定的,有兴奋难当的,亦有慧眼如炬,早早确定想要什么,瞄准对自己有利之人。

没有半分意外,功绩赫赫、极受楚杨帝宠爱的毓王殿下,成了众人最想接近之人,书生们绞尽脑汁想要得到赫连钦的青睐。

除了赫连钦,便是赫连迟了,京中对赫连迟的评价褒贬不一,却不妨碍书生们迎合赫连迟。

他们惯来读圣贤书,不代表清心寡欲,无欲无求,这世间功名始终难以定论。

“许印见过毓王殿下。”第一个走到赫连钦面前的书生,看起来只比赫连钦大两三岁,举止间带着几分恭敬,面对赫连钦锐利目光时,未露丝毫怯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