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7章 炒楼(1 / 2)

加入书签

rad2前世的沈万福或许是出身于岭南广府之地的缘故,对于港岛、濠江与台岛地区的历史研究极为感兴趣,更是听说过许多曾经到过港岛地区炒楼、炒房的亲朋好友的回忆,说是在5、6十年代就出现了炒房客,在1960年代中期银行挤兑潮出现之前,更是达到了高峰!

在没有出现分层出售、分期付款的售楼模式之前,港岛地区的炒房客基本都是有钱佬,手上捏着大量的流动现金,动不动就耗费几十万港元来购买1大批互相挨着的旧楼或者是地皮,经过简单的改造之后,要么就是出售给从内地迁徙至港岛定居的世家大族、要么就是直接转手给其他有需求的炒房客,反正赚差价赚得盆满钵满的!

港岛炒楼成为1个行业,大概要从美孚新邨开始。1960年代中期,美孚石油公司眼见大批新移民涌入港岛,加上经济起飞,市场对房屋的需求日益增加,于是将荔枝角的油库改建成1座庞大的私人屋邨!

可惜的是,在当美孚屋邨第1期落成之时,恰好碰上港岛社会出现严重动乱,从而导致了楼价暴跌;当时刚落成的位于尖沙咀中同道的何海卿大厦,每个上千平方英尺的单位定价5万港元也少人问津;9龙塘和渣甸山的别墅,更是开价7万港元任由挑选!

见此情形,美孚公司只好以低价推出屋邨单位,在动乱结束过后,港岛楼价居然开始急速反弹,买了美孚屋邨单位的人赚了大钱,其中不少炒家就是早期低价入手的家庭主妇!

到了1970年代,置富花园、太古城等大型私人屋邨相继推出,更是造就了1批新炒家,其中不少就是从美孚屋邨‘转战’过来的师奶大妈!

1976年,置地推出了薄扶林置富花园,当时正值地产低潮刚过去,地产发展商要动脑筋去打开销路,置地在中区设置示范单位,大张广告业且以每平方英尺楼价200-0港元低价促销,结果引起轰动。

不少市民听闻此事之后,提前1、两天前去置地集团的售接处排队买房;当时地产经纪及炒楼集团尚未兴起,排队者大多数是置业自住市民;由于队5太长,置地集团开始派簿。

到太古城推出销售之时,由于楼价节节攀升,炒楼者趋之若鹜,赚得不亦乐乎!

在太古城在出售北海阁的前5天,就有发型仔1伙人马在售楼处前轮候,等到正式发售的那1天早上八点,排在前十名的炒楼者以5000港元的代价让出位置,平均每轮1天就有报酬1000港元;到了早上9点,邻近正式发售之时,出让位置的代价上升到1万港元。

据说有1位师奶以5万港元打本,在1977-1979年期间1共赚了70万港元,纯利是本金的14倍;19八0年代初地产高潮之时,最轰动的炒楼排队事件要数在尖沙咀新世界中心售楼处轮流购买沙田第1城了!

当时正值青衣美景花园、愉景湾第1期发售前后,排队买楼巳不是新闻了,但是轮流购买沙田第1城的人实在太多,场面极为震撼——

有的人提前1个星期就已经露宿街头、有的人更是自带木棒、铁管自卫;‘代人排队买楼’,大概就从那个时候开始兴起的,至于集团式炒楼活动也是应运而生。

在最疯狂的时候,大炒家整幢、整幢的楼宇进行炒作,1时广为人知的金门大厦就在短短1年之内实现3次转手,楼价从715亿港元上升到16八亿港元,炒楼风气日渐炽盛!

不过在19八2年港岛地产行业‘泡沫’被戳穿之后,炒楼者集体乐极生悲,更有不少人做了大闸蟹(1窝熟),简直是损失惨重啊!

到了这种地步,愉景湾早期的别墅、沙田第1城的住宅单位、青衣岛的美景花园、太古城第十期的星辉台以及和富中心,无1例外都成了炒楼者的滑铁卢!

根据某些小道消息:有1位炒楼者原本是住在太安楼1个400多平方英尺的单位,在炒楼赚到钱后立即搬到了太古城,曾经入手过4个住宅单位。在19年港岛楼价到了新的历史高度临界点之前,此人贸然买入太古城星辉台的几个单位,结果没多久楼价就急速下跌了4成,最后连自己的老本也蚀光,不得已重新搬回太安楼居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