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开局震撼老朱八百年(10)(1 / 2)
“好了,还有没有什么要问的,和你们皇族内部有关系的问题,一千两银子一个,事关天下的问题,一万两。”
曲洁想了想。
觉得自己还是得明码标价。
以后要守原则,不能他们问什么就回答什么,问一个问题回答一个问题。
绝不多说题外话。
说题外话得额外收费,怎么都得想方设法,通过食物将自己这段时间损失了的神魂之力弥补上,不然就亏大了。
至于升官加爵当国师,反正她肚子里的东西多的是,不怕老朱不受诱惑。
“等朕回去想想再说!”
朱元璋当然还有很多问题想问,但目前获知的信息,就已经足够他梳理很长一段时间了,问的太多,反倒会让他脑子更乱,所以必须得缓一缓再询问。
说完后,他又叮嘱了几句朱标。
便匆匆回去。
回宫明面上早早休息了,实际却一直躺在龙榻上没睡,脑子不断思索回忆着今天曲洁说的那些话,将她说的话代入史书所载,以如今局面权衡考虑未来的事有没有可能发生,又为何会发生!
‘太过久远的事难以揣测,但是往后十几二十年的一些事,还是好分析的。
如果标儿真的在我晚年病逝。
那我再次掀起大案,设法绞杀一批允炆孙儿无法掌控的武将勋贵,绝对是我能做出来的事情,毕竟在标儿活着的时候,我就在设法灭掉那些不受标儿控制,或者可能拿捏不住的开国功臣了。
这一事件发展符合我的性格。
而允炆孙儿一直受文官教育,标儿去世时年纪小,我又已年老,肯定没多少精力亲自教养他帝王之道,继位之后受文官蛊惑削藩,应该也算合情合理。
但到那时必然文官势起,武将勋贵又被我灭掉太多,恐怕难以抗衡文官。
到时候必然文强武弱。
老四一反,肯定会有其他藩王愿意协助帮忙,甚至于说不定还有不少不甘势弱的武将勋贵暗地协助私通,毕竟老四武功赫赫,一看就不是个文治之帝。
到时武将勋贵必能再次势起。
重新力压文官。
这方面绝对很符合那些剩余武将勋贵的利益,所以他们肯定愿意帮老四。
如此一想,很多事就都好理解了!’
不得不说,朱元璋最开始虽然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但他后来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论起对四书五经的理解程度,他可能比不上文官,但一个人的智商和思想程度,并不局限于四书五经。
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体悟。
远比从书本上学来的更深刻。
所以大晚上他一个人静下心来,根据曲洁提供的信息线索,仔细思索了一番后,竟将很多事的背后因素都理清。
朱棣能那么顺利的奉天靖难成功。
既与朱元璋临死之前,将有能耐的武将基本杀干净有关,也与剩下那些武将勋贵不甘心朱允炆大肆重用文官,打压武勋,部分武勋特地私下协助有关。
至于哪些协助了,哪些没协助,看靖难后哪些升爵加官,哪些除爵就是。
朱棣虽然杀了很多建文旧臣。
但对靖难功臣待遇还是很不错的。
至少比他爹靠谱!
……
当天晚上,整个应天府其实都不怎么安生,满朝文武都是胆战心惊,不知道当今圣上的屠刀,会落到谁的身上。
毕竟洪武喜欢诛连又不是秘密。
反倒是件众所皆知的事。
胡惟庸作为前宰相,还是当了整整七年宰相的宰相,满朝文武就算不与他同气连枝,那也不可能与他毫无瓜葛。
相比较而言,反倒是曾经得罪过胡惟庸被贬的那些,一个个都松了口气。
他们应该没事。
毕竟也没诛连诛到仇人身上的。
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太过于担心自身安危,以及朱元璋的戾气太重,根本没人敢偷偷围观,他如何剿灭查抄胡府。biνne
所以有关白鹦鹉的事并没有外泄。
知情的除了朱家父子外,剩下的不是已经死了,就是正在昭狱里呆着呢。
第二天早朝,朱元璋并没有受曲洁昨天所言的影响,而是依旧按原先的计划,针对胡惟庸一党,进行全面诛连。
当然了,也不是一次搞定,他是慢慢的,温水煮青蛙式的扩大诛连范围。
毕竟他要是真的一次性诛杀过半开国功臣,武将勋贵啥的,那些家伙就算是再傻再迟钝,也能看出他卸磨杀驴。
狡兔死,走狗烹的意味。
到时即便可能有些人不反抗,但肯定不可能所有人都不反抗,但凡三分之一反抗闹起来,那就绝对不可能善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