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文物”风波③(1 / 1)
之后又看了拱壁、文代、白玉双獾、文代镶嵌件,大部分都是乾隆以后的物件,并不算文物,但也有几个东西说的就神乎其神,一个白玉文代(汉朝以前宝剑上的装饰物)被定为西汉中期的;还有一个拱璧被定为商后春秋时期的祭品。她让我注意拱璧上的乳钉与乳钉之间有没有坨子的磨痕,都是用玉器抠磨出来的,因为那时候玉器的制作都是玉与玉之间抠磨打造而成的。”她还客气地说:“我的知识量很有限,先封存,待以后请名家再会诊。”就这样连着看了三、四天的时间,将我们公司沾点旧货的东西都翻了一遍,封存了不少物件,因为她给贴的那个封条是一式两份的,一张他们留存在册,另一张贴在物件上,随时备查。我对苏经理说:“那么多东西都封存了,咱们还卖什么呀?”苏经理无奈地说:“听领导的吧!这都有人说咱们是在卖国呢!国家需要外汇,这玩意又不许出口,咱们做外贸的真难啊!”
这几天在回宿舍的班车上,聊天的内容已经从卖了什么值钱的东西转换成上海口岸的什么东西又被封存了、广东口岸的客人挑出来的东西也被封了不许卖等。天津口岸的旧货科的叶说了一段笑话:文物局的人到他们那里清查,看到一个锦盒里装着6块古火烧玉,显得非常古朴,纹路已渐模糊、有土地浸过的痕迹,更有时代的沧桑……工作组的同志看到后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说道‘你们这还有这么老的玩意,起码是周的,还可以往商代看,就这么一盒吧?’我一看他那惊讶的样子,就没敢告诉他有多少,只是问他是不是要贴封条。他肯定地点点头,说‘这个可能是这里最有价值的东西了!’我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打开柜子给他看,并告诉他:‘这是限量版,每次交易会就卖十盒。现在已经卖了四盒,还剩六盒,如果您手上这盒贴了封条,那就剩五盒了,如果您还想看更多的,明年春交会前,您到廊坊我们的仿古玉厂子来,要看多少都行!’”我们大家听完这个乐呀!为什么乐呢?您要不是行里的人,自然不明白。
在古代,关于社会地位是有一个分类的,分为士、学、农、商,商排在最后,是不入流的;如今社会也有工、农、兵、学、商的说法,商仍为最末位。现代经济学认为: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离工人制造商品所产生的价值就差的更远啦!最说明这个问题的就是:我们这些业务员,参加工作第一年为学徒,挣170八元,定级后挣75元;而工人参加工作第一年学徒也挣170八分,但定级后挣415元;在海关工作的同学参加工作第一年就挣4元,因为他们是国家干部。我们这些人里面,除了上海口岸的同事挣得多点以外,大家挣得都差不多。我们是属于被别的行业看低,但自己都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但现在,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受着外行的管束,觉得浑身不舒服,就有了这么一个“笑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