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6章 臣觉得陛下不如先行幸蜀(2 / 2)

加入书签

“潼关的平安火一直未被引燃,都说说该如何应对。”没等杨国忠几人见礼,李隆基便急匆匆地开口询问道。

身为政事堂的主事之人,第一时间就收到了这个消息。

但是时间已经入夜,加之潼关到底发生了也还未确定,几人便没有入宫与禀告此事。

不过也做好了随时被召见的准备,毕竟宫里也有人每日都关注着潼关那边的平安火。

面对李隆基的发问,因懂军事而被杨国忠提拔起来的张镐率先回道:“潼关对关中之重无人不知,那里的守军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疏忽。

今日刚刚收到哥舒翰率军出关的文书,恐怕是出战不利,潼关已经有了闪失。

臣以为应对之法只有两个,一是招募大军死守长安,坚守到各路军伍迅速回援。彡彡訁凊

再给辽东传信,让其不要再继续与北地胡蕃周旋。

迅速出兵范阳,并一路南下而克失地,以答围魏救赵之策。

二是陛下暂且退至凤翔,以凤翔险峻之地势着急关中军民抵抗叛军。

从河西再抽调些人马后,再与其他勤王人马一鼓作气的反攻回去。”

听了张镐之言,李隆基眉头皱了皱。

这两个建议他都不是太满意。

连李泌他都没有叫来,怎么可能让辽东军下来。

退至凤翔也是只能暂获安稳,凤翔的地势于西险峻,于东则是差强人意。

一旦叛军追杀过来,他只能退入群山之中。

而以凤翔的口众与库仓中所储的米粮军械,也难以长久的与叛军对峙。

最主要的是,与淮南等地的沟通将极其不顺畅,那边所贡之物运送过来将更加困难。

只为关中不失这个不实用的名号而去凤翔,只会是死路一条。

对于李隆基的沉默不语,杨国忠心中窃喜。

在罗一从剑南抽调走了三万人马,杨国忠就打算万一关中有失,就退去剑南。

虽说之前被罗一搅和了一阵,但大多数剑南的官员都是他的嫡系。

加之前不久他又让崔圆清查了一遍军中将领,与罗一交好的全都给踢了出去。

而且只要李隆基去蜀地,他就能名正言顺的吞了罗一留在那边的产业。

而李隆基不吭声显然是对张镐的提议不满意。

“叛军现在锋芒正盛,硬碰硬并不是好应对之举。

臣觉得陛下不如先行幸蜀。

蜀地无论是口众还是财帛米粮都甚丰。

加之蜀地与关中尽是天堑,叛军根本无法攻克过来。

陛下幸蜀后只要张榜招募士卒,定然应者无数。

到时与回援大军一同将叛军按在关中,或许平叛起来比之前还会容易些。”

听了杨国忠的蛊惑之言,高力士立刻低下头,用以掩饰眼中迸出的杀机。

相较于高力士的不满,李隆基则是觉得这个建议不错。

剑南同样堪称天府之国,人多物丰且景致也不错,是个好去处。

不过李隆基并没有立刻同意这个提议。

毕竟对于帝王而言,舍弃长安这个国都实在太过丢人。

沉思了半晌后,缓缓开口道:“你明早会同百官再商议商议,看看还有什么好的对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