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9章 凭你也配,重征漠北(2 / 2)

加入书签

但她并不看重这些东西。

只是这个细节,张异对徐家丫头的好感就提升了许多,不愧是原本应该当皇后的人,在气度方面,她比别人好了许多。

≈lss=≈adv≈≈g不一会,孟瑶和王家姑娘一起来。

三人会面,都有些羞涩。

而某个始作俑者,却厚着脸皮,对他们说:

“走吧!”

“是,夫君……”

四人一起前往国公府的大厅,此时的老张和张夫人,早就在此等候。

三位媳妇给公公奉茶,老张乐得合不拢嘴。

将章程走完之后,张夫人带着三位媳妇到一边说话,张家父子却去了春秋观。

之所以来到这里,一来是老张想看看两个儿子学习的地方怎么样?

二来,是看看这边的成果。

“师父!”

吴葆和等人,昨天在张异的婚礼上破了戒,也喝了不少。

大家伙都是晕晕乎乎的,老张看着眉头微邹。

他这些年其实一直想整顿正一道的纪律。

或者说,戒律。

不过想到吴葆和他们平时不是这样,张正常暂时没有多说什么?

张正常和张宇初父子二人,在吴葆和的介绍下,开始逛张异的研究院。

研究院和龙虎山的工作模式类似,张异给技术和方向,然后吴葆和他们负责打磨细节,将东西弄出来。

许多东西的制作,并不是限制在工艺上,而是在材料上。

当然工艺的要求也很高。

张异舍得给钱,皇宫那边也舍得给张异资源,只要张异想要的矿产,给了方向之后,皇帝就敢让人去开矿。

所以,手搓蒸汽机的进展,其实已经差不多了。

老张跟个孩子一般,好奇心爆棚。

这些东西虽然和传说中的神仙扯不上关系,但似乎又有关系。

木牛流马,未必不是仙术。

道家的先辈在探索长生的过程中,也给世界留下太多的东西。

正如张异所言的一般,人间道教。

既然仙道虚渺,不如落脚人间。

至少正一道在这十年,确实已经有压过佛门,成为天下第一宗的趋势。

“爹,你先看着!有人找我……”

领着老张参观的当口,老陌来报。

皇上派了使者前来找他,张异跟老张告别,直接去春秋观的三清殿找人。

等他到了之后,却发现是吴王朱橚。

此时的朱橚,暂时还是吴王的称谓,距离朱元璋将他改成周王还一年多时间。

朱橚见了张异,十分客气。

“见过国师!”

“吴王客气了……

其实你叫我张异就行!”

“那本王就跟四哥他们一样,叫您张家哥哥好了……”

相比起朱家老二,老三和老四,朱樉的性子相对柔一些。

但他对张异也算熟悉,毕竟以前跟着三位哥哥,也没少来找张异。

“好!”

张异没有在这件事上多做纠缠,直接问:“殿下这次来,是为了报社的事吧!”

朱橚一愣,张异怎么就猜到了?

他有些不好意思:

“确实是,本来想让张家哥哥多休息几日,只是您也知道,父皇是个急性子……”

在老朱手下打工,什么新婚假,蜜月假就别想了。

老朱能忍到让他完婚之后,再着手去搭建《明报》的事情,已经算是十分难得。

张异没有推辞,而是将朱橚引到报社,然后当场给他推荐一批人。

这些人都是张异报社的老员工,其中有六成为女子。

朱橚早就得了老朱的提示,对此也没有意见。

有皇帝的支持,明报的框架自然很好搭建起来。

张异结合后世的官媒,还有古人早就流行的邸报结合起来,出了第一份官媒。

《明报》比之日月时报,少了一份趣味,却多了一份庄重。

报纸既然定位为官媒,主要的内容就没了东家长西家短的内容。

官媒的定义主要是几个方面,第一是成为朝廷,或者说皇帝政策宣布的主要渠道……

这才是朱元璋正儿八经想要,绕开地方的宣传口。

至于其他内容,张异给朱橚的建议就是,汇总各地的政务信息,发放在报纸上。

对于朝廷的官员,好则奖励,差则批评。

这种公报的批评,多少能对基层的官员起到约束作用。

读书人好名,让自己的坏名声出现在报纸上,多少对他们都有约束作用。

老朱放下报纸,道了一句:

“很好,朕没有看错你……”

张异微笑,算是接受了皇帝的夸奖。

“说起来,咱们认识也十年了!

如果不是认识你,大明的情况估摸着不会这么好!

昨儿朕查了一下全国的户口,比起当初可是好上太多了……

而如今无论是粮食,税收,都很不错……

张异,这件事你当记一功。”

张异起身,说了一声不敢,朱元璋话锋一转:

“但是,这贪腐的事,朕从洪武元年开始沙门,杀了十年,依然不能让某些人胆寒!”

老朱显然就是因为心烦,才特意留着张异说话。

“陛下,贪腐是抓不完的,咱们能做的,只有提高贪腐的成本……”

张异对于老朱的执念,也是无可奈何。

朱元璋是个聪明人,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又他的心结,也不是那么容易解开。

事实上,张异相信,就只是给官员调薪的动作,就不知道给大明减少了多少贪官。

但这些润物无声的成绩老朱看不到,他自看到了,依然还有许多贪官。

“您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是圣人,但只要管控得好,贪腐自然会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

“贪腐,是其次!

但这这才在江郎案中,看到一些不好的苗头!”

“陛下指的是卫所军出动这件事?”

江郎死于地方上的卫所军亲自出手,击杀朝廷钦差。

但时候锦衣卫去查,线索又刚好断在恰到好处的地方。

顺着地方的线索摸索,也只能摸索到户部尚书为止。

锦衣卫一路查得很顺利,但正因为顺利,张异其实也有一些疑惑。

“陛下可是觉得,这里边还有人没有被揪出来?”

老朱无声点头。

“可陛下,如果户部尚书都不是幕后主使,那真正的主事者,可就不剩几个人了……”

张异说出来的,正是老朱藏在心里没说出去的话。

户部尚书之上,那就只有中书省的几个大员了。

或者说,就是胡惟庸和汪广洋之中的其中一个,或者虽然离开朝堂,但依然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某些人……

“那你觉得,应该是谁?”

朱元璋回头,问出了他找张异过来的真正目的。

“胡惟庸!”

张异想都不想,就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为什么?”

老朱追问,张异耸了耸肩:

“臣的直觉……”

他不大可能将关于胡惟庸造反的事情说出去,所以也只能这么说。

老朱果然如张异想象一般,变得怀疑起来。

张异知道皇帝多疑的毛病,也不介意。

过了一会,朱元璋道:

“你说是胡惟庸,大概是错的,朕这些年从没放弃过对他的监察,可锦衣卫这边确实没有关于他污点的事情!

哪怕是当了宰相,胡惟庸也算得上敬业!

虽然他也有一些毛病,可都不到朕办他的程度!”

朱元璋的话,也是张异最疑惑的地方。

在他所处的时空,胡惟庸是个什么样的人,嚣张,跋扈……

他当了宰相之后,甚至敢将对于他不利的消息压下来不发,已经开始着手架空皇帝。

这样的人类,其实就如刘伯温所言,他是个聪明人,但不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得意忘形,最后成了老朱砍掉宰相这个位置的棋子。

张欣心里对胡惟庸的看法是不高的,只是他现在认识的胡惟庸……

却和自己的认知完全不同。

是为什么呢?

难道是锦衣卫的出现,打破了历史的惯性,让胡惟庸将自己的本性收了起来?

可是,人的本性,岂能压制?

张异始终觉得,胡惟庸非常危险。

老朱见张异也是满脸疑惑,不免有些失望。

看来,张异在这件事上,至少也帮不上忙。

关于监视胡惟庸的事,他会去做,但对于胡惟庸的怀疑,他因为张异的立场而减轻了几分。

“此事暂时压着,狗改不了吃屎,朕也不相信他们不会露出马脚……

此时,应以大局为重!”

“陛下,想要动漠北了?”

张异从老朱的犹豫中似乎知道了什么,朱元璋闻言点头。

漠北!

大明从几年前的大战之后,一直就在准备这场战争。

如果说北平守卫战是决定了漠北和大明的国运之战。

老朱最近准备的第三次北伐,就是定鼎之战。

只有拿下漠北,朱元璋才真正放心将国都迁徙到北方。

“没错,时机已经成熟了!”

老朱提起这件事,态度逐渐热情起来。

踏平漠北,大明最大的敌人就消失了!

皇帝也有更多的心力去专注于海外扩展的事。

“徐达这些年一直在研究你的地图,他也多次尝试跟漠北的蒙军交战!

经过这些年的研究,摸索,他已经大概找到了漠北王庭的位置!

只等雷霆一击!

朕不动胡惟庸,也是因为目前在大事的调度上,需要有个人把控……

若是你能替代他,朕倒不用这么头疼!”

老朱一句话,把张异给说愣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