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独家的震撼,汪广洋的逆鳞(1 / 2)
第51八章独家的震撼,汪广洋的逆鳞
洪武六年,冬。
《龙虎报》的最后一期头版头条,赫然记载着关于皇帝的采访?
这些商人们拿到报纸的瞬间,一时间都傻眼了。
他们还是低估了,这个叫做《龙虎报》的报社的力量。
能够采访皇帝?
这就是陈胖子说要给他们的惊喜?
“陈掌柜,这是真的?”
有些商人不敢相信,纷纷询问陈珂。
陈珂的眼睛笑得只看得见眼缝。
他回答:
“那是自然,如果不是真的,你当我有几条命,敢去干这种杀头的勾当?”
得到他肯定的回答,所有人都震惊了。
姚广孝无声点头!
“不会,等龙虎报的名声打出去,我还有别的手段!
不是他不聪明,而是这种玩法所需要的土壤还没诞生,他对此确实不熟。
观音奴看着她们,再看看站在高台处的张异。
一时间,众人百感交集。
三日。
这个龙虎报,就是皇帝为绕开他们发声而搞出来的玩意。
这位跟自己不对付,却也谈不上交情的宰相,手中也拿上一份报纸。
红包的钱,来自于春秋学院给龙虎报赶制机器和平时接活的金库。
姚广孝一本正经地回答张异,正一道的道士,并不能算出家人。
张异却明白,正因为皇帝平时高高在上。
但他更多的,是心里掩盖不住的恐慌。
不过吃透张异的几句话后,他也发现,其实不管怎么玩,归根结底,都是老祖宗那套心术!
姚广孝举一反三,又说出一些他自己领悟的东西。
他随手打开一本,脸上情不自禁,挂满笑容。
那些靠自己工作获得收入的女生,也是十分激动。
许多人一边看,一边擦眼泪。
“贫道出家,自然就没了家!
一直藏在深宫中,只能通过他们来传达旨意的皇帝,找到了另外一个类似于锦衣卫的机构。
师父办这个报纸,可并不仅仅是想给皇帝一个发声的渠道吧?”
“龙虎报,这名字有些难听,是不是取个更好的名字?”
两个老狐狸谁也不想轻易交出自己的底线,可在某件上,他们也达成了意见。
心情百般不是滋味。
允许不同的声音发声,这才是经营的长久之道。
龙虎报上那篇关于皇帝采访,在京城人人手传送。
张异离之后,有一群人,也默默从监视之处离开,默默回了皇宫……
他们缺乏的是对一些新事物的认知,但他们对事物本质的掌握,
比一般人快了许多。
如果效果不如预期,老朱是真要怪罪张异的。
张异暗自咋舌,这些能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人物,天赋确实不是他这种普通人能比。
朱元璋的案头,不就之后,已经收到了十个版本的密奏。
张异想着,既然如此,那就好好的给学生们过一个好年。
有些东西,一旦他诞生之后,也许一开始确实能为君王所控制!
而随着报纸逐渐发展下去,恐怕要到许久之后,民间那些大儒们,才会反应过来他们失去什么?
而当他们意识后,也许一切都已经晚了……
那是不是比任何人都更加权威?
如果这些东西,流入民间,被百姓所知道呢?
“他们哭,是因为皇帝想到了他们……
对了,你可有家要回?”
虽然张异给他解释过办报纸的真正目的,他依然低估了这种叫做传媒的东西,对于话语权的争夺。
因为条件的限制,从皇宫里传出去的政令,落实到地方。
张异这货,为了给龙虎扩大影响力,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你是怕有些人反应过来,会对我们不利?”
而另外一种让报社的人出乎预料的,就是皇帝的独家采访引发的影响。
从被送入教坊司的噩梦中逃脱,又在另外一个地方,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张异明白姚广孝的意思,反问:
有些恩惠,落在士大夫身上,轻如鸿毛,
可落在另一些人身上,则是重如泰山!”
朱元璋心里也没底。
从政策的解读,到他未来的展望。
姚广孝无法共情,是因为他本人就是个老阴货。
她们里边许多人,不久前还是书香世家的姐。
张异见姚广孝不解,给他解释道:
这真的是关于咱们陛下的采访?
商人们一时间也顾不上去抢报纸,每个人都拿起这份头版头条的采访,去仔细观看。
张异和姚广孝,其实一直藏在报社的楼上,默默注视这一切。
平台?
“汪广洋带着报纸去了胡府?”
让一部分人的声音发出去,等于我们可以分化掉整个士大夫阶层的一部分人!
一个阶层,从来不是铁板一块……”
有些蚕丝棉,对于皇帝而言不算损失,可这份采访稿,他损失了自己的一部分神秘性和庄严性。
他信守了自己的承诺,给了编辑部的妹子和加班印刷的工人一笔大红包!
至少,现在还不到百花齐放的时候!”
姚广孝看着他的背影,莞尔一笑。
当皇帝有渠道,将他的声音直接传达给百姓之后。
而且,其中一个人,是他并不曾预料到的。
百姓,至少能认可他就好。
“这些人哭什么?”
汪广洋将报纸放在胡惟庸前边:
“这篇叫做采访的东西,胡相您怎么看?”
至少,他可以庇护着这座学院里的人。
“跟着师父,确实能学到许多东西!
这些人分销之地,近的如南直隶的州府和浙江等地。远一点,也会去到山东,河南……
虽然未必富贵,但至少平时地位也算过得去。
对于帝王术,徒儿心里其实也有一些感悟!
不过比起师父想要改天换地的想法,我这些东西,确实廉价了些!
但这份扩张的速度,还是超乎张异的预料。
……
张异笑笑,他就算跟老朱关系再好,也没必要去捧一个君王的臭脚。
“危险!”
这次,上至宰相胡惟庸,汪广洋,下至七品的县令,都人手一份,细心研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