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报纸,独门的生意(2 / 2)
“去吧,给朕看看朕想要的成绩,等你功成身退那天,朝廷里会有你的位置!”
第二天,陈珂让人加班加点,也没有印出两千份报纸,
100份报纸送出去,转眼售罄。
如今,张异似乎真的为他打开了一条他梦寐以求的大门。
官员心想,如果能一日一份,这应当是极好的。
或者也跟别人一样,去稍微准备年货。
他毙了三女写上来的几篇文章之后,亲自下场教她们如何写新闻稿。
报纸大卖,张异本身也十分高兴。
“回老爷,这报纸目前说好像是七日出一份,不过以后如果销量好,可能会一日一份!”
《斗破苍穹》
第二期的龙虎报如期而出。
《帝国的远征,洪武二年的恩怨即将了结!》
除了这些,他还要忙着开始编写大明,乃至是世界上的第一份报纸。
他将头版看完,顺带看了其他的版面。
他还看到了有一版,正在连载一篇说。
年关近!
冬雪飘!
张异和春秋学院的学生们,却忙得热火朝天。
“毛骧!”
尤其是书商,他们火急火燎,马上敢出他们的第一份报纸。
做好准备,龙虎报以后可不会只在应天发售!”
这些文字,有大有。
谁知道,自从报纸发售之后,就多了许多上门询问的客人。
他科举不成,当商人社会地位也不高。
陈珂心里满是纠结!
“你这里的报纸,本官再拿十份……”
姚广孝见张异高兴的模样,陷入沉思。
作为报纸的股东,陈珂在报纸没有广告商的时候,张异将他润玉堂和拍卖行都挂上报纸去。
“一日一份?”
而在应天府,短短四五天卖出八千份报纸!
这份叫做《龙虎报》的报纸下边,也有一个巨大的标题。
“你也算是为国立过功,朕很看好你!
陈珂想起那个自己还没勇气相认的儿子,激动不已。
不过在大家的努力下,大明第一份报纸终于被张异编出来。
而张异在这段时间,也能抽调出一批人,跟他研究新的活版印刷的机器。
不过好在经过几个月的循环,加上姚广孝的管理。
他回头,问二:
“这报纸,下次还有吗?”
这些东西知道原理之后,加上后世机械方面的知识,做一些改良很容易。
学院的教学任务很重,尤其是没有合适的女老师。
大明即将远征日本的事,虽然不算秘密,可也不是人尽皆知。
张异所教导的那些东西,大部分只能由他自己,徐家丫头和孟瑶,还有龙虎山上的道士教学。
便宜,就算每天买一份也不会有压力。
要钱?
这一次,当天卖掉七千多份!
这种速度,连张异本人都没有料到。
加上老鼠的身份,他对权力和地位,有着莫名的向往。
同样的事情,在应天府的许多地方都在上演。
一部分是政治时事,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可这些消息的汇总,让人心惊。
“那就加印,这次加印两千份,先试试应天府到底有多少受众?”
金陵书局,一个官员模样的人看到这个标题,脸上出现惊悚的表情。
“陛下!”
将机器送到印刷厂,组装。
有许多人,依然买不起一本相对昂贵的话本说。
这种完全白话,甚至跟白话文也不完全相同的稿子,写得徐家丫头三女痛苦不堪。
这八两银子还不是利润,其实也就勉强平摊目前的成本。
可是,为什么朝廷的事情,上层才会知晓的东西,会出现在市井唾手可得报纸之上。
“是陛下!”
陈珂店里的生意,本来因为北方的事影响,生意变得比以前差。
上边大多数,是一些各地发生的事情。
道理陈珂懂,可是听说亏钱,他的脸多少有些扭曲。
张异做事,就是这么滴水不漏,很是贴心。
观音奴初来春秋学院,还没来得及感受外边的自由,就被张异当成社畜开始连轴转起来。
奇迹,逐渐展现!
一千五百份报纸,依然没有探到销量的上限,陈珂开始加班加点,给印刷厂招人,让春秋观的人制作印刷的机器。
没有比斗破更加适合的书籍了!
他估摸着,这些人的增加,再加上一切以前认字,但没有经济能力去消费书籍的群体。
老朱喊了一声,毛骧赶紧跪下:
纸张的价格居高不下,张异干脆自己改良了造纸术,进一步降低了造纸成本,开了一家造纸厂。
老朱吩咐完,又转向陈珂。
只是他看了这份头版头条,几乎已经确定,消息十分准确。
“你让周通负责和张异对接此事,全力配合!”
有了杀鸡儆猴的事例。人们才发现,原来这办报纸是需要陛下亲自批准的……
张异对陈珂的不解表示理解,陈珂在计算消费者的时候,大概没考虑到他推广简体字带来的潜在消费群体。
这个标题放在后世,也许还达不到某震惊部的入职水平,可是放在这个保守的时代,已经足够吸引人了。
可张异问他:
“你有没有觉得,你的润玉堂最近生意变好了?”
新闻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噱头,是吸引力。
他们突然发现,在酒肆,书局、布行这些人流多的地方。
这些报纸,通过陈珂的渠道,分发到应天府的每一个角落。
这位官老爷读完之后,竟然有种意味犹尽,想要知道下面内容的冲动。
一个商人看到了报纸上关于某地商品缺乏的时候,发现了商机。
作为络白文的集大成者,文艺术性也许差点,可是在挑动情绪上,这本书非常能打。
从今日开始,张异似乎又要造就一个奇迹。
事实证明,可以的!
他转到别的页面,发现信息五花八门。
然后他到印刷厂,第一版报纸,张异只刊印了一千份。
谁知道,前脚刚开卖,后脚人就进去了。
此事,那些对报纸有念想的人才知道,原来这门生意,是独门生意。
或者,很有可能,是陛下的生意。
胡府,胡惟庸拿着一份报纸,陷入沉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