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章 都是真的(1 / 2)

加入书签

包正义看着论文的第一页,表面上看,他非常的淡定,可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比dyn-离子束抛光技术加工精度高三个数量级的qg-双原子振动技术。

价值几个诺贝尔奖的大发现。

听着是多么的不真实。

可理性告诉他,一切可能都是真的。

在苏哲交代清楚后,有那么一瞬间,他想独占这些成果。

还好,他压住了那该死的诱惑。

至于签署的那份申明,对苏哲来说是一份保障,对他来说就是束缚,束缚他内心的恶魔。

他想了很久,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就像苏哲说的,只要通过实验证实了重光子的存在,他也能拿诺贝尔物理学奖。

想通后,他开始看论文。

在看了论文的题目和苏哲的自我介绍后,他不自觉的笑了。

题目翻译的够标准,但读起来怪怪的,多读了几遍才反应过来,这是典型的中式英文。

而苏哲的自我介绍,南门一中高三一班苏哲。

这论文一旦发表,上岭大学和南门一中铁定出名。

陵州理工大学的校长徐正平估计会很郁闷。

快速的看完目录、内容提要和关键词定义,来到正文。

引言部分,苏哲直截了当的写了,要搭建g-原子振动模型,利用g-原子振动模型来操纵原子,实现对微观的控制……

论文正文部分,在他看到两组数据后,他意识到问题的所在了。

一组数据是全频段电磁波接收器收集的数据,一组是粒子探测器收集的数据,且两组数据是同一时间段的。

将两组数据放在一起分析可以发现,氢原子在特定的状态下吸收波长125纳米的x射线后会释放波长002纳米的x射线。

这还算正常,但要具体分析可以发现,氢原子在释放波长125纳米的x射线之前那么一点点时间,氢原子的运动轨迹发生了变化。

这现象就很特别了。

接着,苏哲搭建模型来解释这种现象。

一开始搭建的是常规的,经典的模型,及原子吸收电磁波后释放电磁波的模型。

通过经典模型计算发现,计算的数据和实际收集的数据不符。

因此苏哲引进了重光子,搭建了xx-氢原子振动模型。

最后发现,xx-氢原子振动模型能够完美的预测这一现象。

看到这,他都后悔过去没有好好的分析那些测试数据,说不定里面就藏有重大的发现。

可回头一想,他们在全力攻克离子束抛光技术,只会关心那些相关的有用数据,其他的数据他们没有时间去关注。

他相信,这次要不是苏哲发现了这些,这些数据会永远的躺在那。

……

苏哲坐在办公位上,不慌不忙的给写有qg-双原子振动技术的a4纸加注释。

添加注释脑子是轻松了,可手就遭罪了。

很多计算过程都要补上,很多地方都要做出解释。

不这么做,其他人很难看懂的。

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慢慢写。

qg-双原子振动技术的基础原理:xx-氢原子振动模型和xx-钙原子振动模型他没做解释。

因为论文中有x-氢原子振动模型的详细解释,至于xx-钙原子振动模型,等完成了qg-双原子振动技术的计算过程、注释的添加,再给xx-钙原子振动模型添加。

写有qg-双原子振动技术的a4纸一共才几十张,加上计算过程和注释,起码要多上几十张a4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