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更】(1 / 2)
三个多月深入民间最基层的田间地头、茶馆酒肆,和普通的百姓、手工业者、工人、船夫、甚至一些工坊老板等等各行各业的人接触,让朱元璋对于大明开国整整十年以来,民间的变化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这是华夏大地以极快的速度恢复元气的十年。
特别是最近几年时间,物质变得越来越丰富起来。
他记得洪武元年的时候,有的人家连铁锅都没有,冬天穷的一家人只能穿一条裤子,一家人窝在屋子里,只能谁出门的时候,支应着穿出去一下。
有些人家春天春耕的时候,连一把锄头都没有,只能用木棍、用手去劳作,生产效率极其低下。
而这段时间,当他再次在附近几个省份走一遍,发现这样的事情已经很少见了。
百姓的的确确开始富足起来了。
当然南京附近都是比较富余的省份,整个北方恐怕依然还有很多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之下。
但这相比起十年前,的确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而能有这样的变化,和朱元璋这十年来一直推行的修生养息政策有极大的关系。
从大明帝国建立开始,除了周边必须要进行的收复疆土战争,朱元璋基本上不会轻启战端,甚至连民夫的征调都很克制。
甚至,他连征伐异世界,都带着心翼翼的姿态,如无必要尽量不从明初带军队过去,即便从大明调兵,也从来不征调粮草。
所有的粮草供应全部都来自异世界本身。
如此,十年下来,大明帝国的国力才终于有了一丝繁荣昌盛的迹象。
这是让朱元璋最为欣慰的地方。
但这样的变化,朱元璋并不满足。
他想要的是一个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的鼎盛之世。
如果继续这样修生养息下去,恐怕二十年,三十年也很难达成这个目标。
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就是一直坚持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直到他洪武三十一年老死都没有改变过。
而且他的后代们很多同样也奉行了同样的政策。
纵然有那么几个混账货色,但大多数最起码还是能做到这一点的。
然而纵观整个大明二百七十六年历史,他清楚的看到,其实老百姓活的最好的反而是吏治最清明,对官员贪污处罚最严重的洪武、永乐朝,再往后国家对待官员越来越宽仁,老百姓活的却越来越艰难。
慢慢的就又陷入了元末那样贪官污吏、土豪士绅联合压榨百姓的境地中去了。
当然这些对于现在的他来说都不是问题,因为他会比原本历史上活的更久,那些朝廷的官员将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活在自己的统治之下。
在自己的统治下,没有任何贪官可以逃脱朝廷律法的制裁。
对于大明朝来说真正严重的问题其实是天灾。
整个大明朝其实都处在一个天灾频发的阶段,越是往后,天灾越多,这也是大明朝最终走向毁灭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只靠自我休养生息,想要抵抗天灾,那就是痴心妄想。
人力有穷尽,人定胜天那只是传说中。
现实是,一场大水就会夺去无数人的生命,让一个地区几十年的发展毁于一旦,会形成成千上万的流民。
↑返回顶部↑